德国公司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去年创下纪录新高,达到近120亿欧元(130亿美元)。尽管欧盟出于安全考虑加强了对这些投资的审查,德国公司依然热衷于在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进行扩张。金沙中国有限公司星期五(2月16日)发布去年业绩报告,2023年净收入65.3亿美元,同比增长307.1%;净利润约6.92亿美元,同比扭亏为盈。金沙中国董事会主席罗伯特·G.戈德斯坦说,公司对澳门的未来仍然充满信心,并视澳门为增加资本投资的理想市场。
在高阶芯片生产与消费都受到西方国家限制的状况下,中国的芯片产业与市场发展仍高速前进。据知名产业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由于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2023年中国仍保有全球最大芯片市场的地位,全年下来大约消耗了全球约1/3的芯片。而使用这些芯片所制造的产品,只有15%是供中国国内市场消费,其余85%都是出口到国际市场。
美国财政部公布2023年12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报告显示,2023年12月中国大陆持有8163亿美元美债,较2023年11月增加343亿美元,不只继续稳坐第二大海外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也是持仓连续两个月增加,持仓继续脱离十四年低谷。
每日科学(ScitechDaily)报导,在以往,我们没思考过这问题,临床医生也觉得并不重要。但是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OHSU)的研究人员,测量了947名在疫情早期接种了两剂COVID-19疫苗的人,血液中的抗体反应,其中一部分人注射在同一支手;但另一群人注射在另一支手。
跨国能源巨头蚬壳(Shell)星期三(2月15日)发布展望报告预测,到2040年,全球LNG(液化天然气)需求预计将增长50%以上。公司能源执行副总裁希尔(Steve Hill)说,中国是未来十年最看好的市场。 不过,路透社在报道中指上述报告的预测“大胆且值得怀疑”,因为其中一些基本假设不符合当前趋势,尤其是在关键的亚洲市场。
由于日元疲软,日本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被德国超越,滑落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日本政府星期四(2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国家经济去年全年增长了1.9%,但按美元计算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万2000亿美元。德国上个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2023年GDP为4万5000亿美元。
据中新社引述德国联邦统计局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2531亿欧元,连续第8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交易伙伴。但也看到与2022年相比,2023年中德双边贸易额下降15.5%。同时美德两国去年得贸易额也来到2523亿欧元,被估算或在2025年挑战并取代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位置。
日本去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意外连续第二个季度萎缩,显示经济陷入衰退,这令日本央行结束负利率政策的前景蒙阴。 日本经济数据弱于预期,将使日本央行退出负利率政策的前景更加复杂。上个月对经济学家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预计日本央行将在4月份自2007年以来首次加息。
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网站公布的2023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声誉排名结果显示,哈佛大学连续第13年蝉联该排名榜首。同时中国大学排名也持续上升,共有15所上榜。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全球事务官菲尔·巴蒂表示,全球精英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平衡明显正发生变化,中国两所领先的清华与北京大学越来越接近世界大学声誉排名的榜首,「总体而言,美国和英国正在失去优势」。
在《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大会14日于乌兹别克开幕之际,联合国首度发布《世界迁徙物种状况》报告,警告22%迁徙物种面临灭绝威胁,动物处境岌岌可危,人类不应再拖延改善行动。 地球每年有数十亿只动物跨越国界和大陆进行迁徙,为觅食、繁殖和过冬横跨全球上万公里。迁徙物种可为植物授粉、运输营养物质、捕食害虫并协助碳储藏,在维持全球生态具备关键地位。
国际能源署(IEA)指出,随着新的原油供应满足需求并抑制价格,今年全球石油市场应依然“让人放心”。随着中国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放缓,2024年全球原油单日消费量将增加120万至130万桶,增幅“明显低于”去年。该增幅很容易因美洲的原油产量增长而满足,供应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巴西和圭亚那。
大年初一8时30分,刚结束通宵达旦的装卸作业,满载着龙年年货的X8426次中欧班列,从深圳平湖南铁路枢纽(平湖南站)鸣笛启程,疾驰奔向欧洲中部。这是农历新年粤港澳大湾区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也是广东地区首开经由同江北口岸出境的中欧班列。
各国陆续解除新冠疫情管制令之后,2023年旅游市场完整复苏,各地爆出「报复旅游潮」,2024年势必持续爆发,机票、住宿价格看涨。酒店居室与飞机座位一样,也有免费升等的好康。除了住房率因素与忠诚客户身份,一名旅游专家根据亲身体验分享能让周五入住酒店免费升等机率增加的诀窍,等同另类旅游省钱术。
当我们思考地球上的生命还有多少时间时,自然而然会想到我们赖以维生的天体—太阳的最终结局,它最终将会膨胀成一颗红巨星,并吞噬掉我们的星球,不过天文学家表示,即使太阳还有50亿年的寿命,地球上的生物也不一定能够活到那个时候,实际上大概我们星球上的生命只剩下10亿年的时间。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