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周二(4月26日)发布的全国血液调查结果,奥密克戎变种新冠病毒导致美国的新冠确诊病例写历史新高后,迄今已有约58%的美国人口和超过75%的美国幼童感染过新冠。
世界卫生组织(WHO)说,各国的新冠病毒检测量急剧减少,导致近期全球向该组织报告的确诊和死亡病例数持续下降,强调现在还不是从新冠防控努力中退缩的时候。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研究报告显示,新冠连续第二年成为美国人的第三大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研究员分析了去年1月至12月期间,美国当地居民的死亡证书数据。研究发现,2021年的整体死亡率是自2003年以来最高的,其中85岁或以上群体死亡率最高,5岁至14岁的儿童死亡率最低。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将全球约90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警戒从最高的第四级别下调至第三级,不再建议人们切勿前往旅行,但仍建议未接种新冠疫苗的美国人避免到这些地点。美国联邦法官星期一(18日)撤销在大众运输工具上必须佩戴口罩的规定,这原本是美国疾病管制暨预防中心(CDC)为防疫所实施的强制规定。
日本近1周平均单日新增4.9万新冠确诊病例,韩国则是近1周病例维持在20万例左右,病例数居高不下。不过,为了减少疫情对经济冲击,日韩均逐步放宽防疫措施。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3日表示,虽然境内新冠确诊病例有增加趋势,但「专用病床使用率仍属低水准」,目前并非立即实施「防止蔓延等重点措施」必要状况;韩国防疫当局同日表示,「韩国境内估计难以达到让新冠绝迹的集体免疫」,在持续放宽防疫措施、恢复日常的同时,也将针对逾60岁高风险族群施打第4剂疫苗。
韩国防疫当局今天表示,韩国境内估计难以达到让COVID-19绝迹的集体免疫,在持续放宽防疫措施、恢复日常的同时,当局也将针对逾60岁高风险族群施打第4剂疫苗。
日本政府今天宣布,本月8日零时起,解除包括美国、英国、法国等106个国家的入境管制,但日本外务省(外交部)公布的解除入境管制名单当中未将中国台湾列入。从周五开始,来自106个国家的外国人将不会被拒绝进入日本,但以旅游为目的的外国人仍然不允许进入该国。换句话说,来自106个国家的学生和商人可获准入境。
加拿大将全面推动国民施打第4剂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苗,希望能防堵第6波疫情爆发。加拿大建议各省和地区应尽快为80岁以上和住在养护机构的长者施打。
德国卫生部长劳特巴赫周一(4月4日)表示,将从5月1日起解除对新冠确诊者实施强制隔离措施。德国的染疫人数仍处于高位,但大多数病例属于轻症,医院未面对不胜负荷的情况。德国日前宣布,进一步放松防疫管制,允许人们在店内或学校无需戴口罩。
德国一名61岁老翁近一年来一共接种了90剂新冠疫苗,最多一天甚至施打3剂,警方发现他是为了贩售疫苗护照而反覆接种疫苗,目前尚不清楚老翁的身体状况,只知道他接种了不同厂牌的疫苗。
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周四晚(3月24日)就《数码市场法案》达成一致,旨在限制谷歌、苹果、亚马逊、面簿等科技巨头。欧洲议会在当天夜间发布声明说,经过近八小时的三方会谈,欧盟立法者就《数码市场法案》达成临时协议。《数码市场法案》将限制被认定为“看门人”的科技巨头的某些行为,使欧盟委员会能够对其进行市场调查并制裁其不合规行为。
美国航空企业总裁周三(3月23日)致函总统拜登,呼吁解除对航企实施的戴口罩措施。包括联合航空、美国航空和达美航空等在内的美航企总裁在信函中说,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环境,现有防疫限制措施已不合时宜。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地区负责人克鲁格指包括德国、法国和英国在内的三分之一欧洲国家在“残酷地”放宽新冠限制措施后,当地新冠病例出现激增。欧洲急于解除限制的做法,为再次引发大流行提高了风险。世卫的数据显示,过去七天,新增确诊病例从2月底的490万起攀升至540万起。过去一周有超过1万2400人死于新冠。
新西兰将从4月4日起取消对学校和警察部门等设施机构实施的新冠疫苗接种规定。新西兰总理阿德恩今天(3月2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鉴于新西兰的奥密克戎变种毒株疫情已接近峰值,政府决定放宽疫苗接种规定。
日本因COVID-19疫情于1月9日起实施「防止蔓延等重点措施」,要求餐厅提早打烊、大型活动设人数上限等,这项措施昨天截止,今天是时隔约2.5个月全境解除防疫管制。
日本昨日全面解除防疫措施,包括东京及大阪等18个地区的商业活动重新活跃起来。解封之日恰逢樱花初开,令当局担心赏花人潮会引发新一波疫情。防疫专家称,奥密克戎BA.2亚型毒株已在蔓延,樱花盛开的4月份可能导致疫情反扑。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