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斯坦福大学最新发布的《2024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已授权的人工智能专利中,有超过61.1%来自中国,而来自美国的占20.9%,以专利授权总数来说,中国是美国的近三倍,对中国未来的AI产业发展前景有重要意义。
据《第一财经》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获悉,当地时间9月26日,WIPO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了《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瑞士、瑞典、美国、新加坡、英国名列前茅,中国位居第11位,仍然是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在全球创新指数的百强科技集群中,中国有26个,连续第2年以最多数量的集群跻身百强。
中国官方本月发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包含了套刻等于及少于8纳米的氟化氩光刻机,意味着中国已研发出可生产8纳米及以下晶片的国产深紫外光刻机。光刻机可将高度复杂的电路图案印制到硅片上。中国光刻机市场有99%的份额由ASML,以及日本公司尼康和佳能掌控,但只有ASML能生产有制造小于7纳米芯片能力的光刻器。
一家追踪技术竞争力的澳大利亚智库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中国在近90%的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已取代美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北京垄断国防相关技术的风险也很高,包括无人机、卫星和协作机器人。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取得的巨大进步是过去20年来国家大力投资的结果。不过,尽管取得了进展,但北京在关键技术的零部件方面仍然依赖其他国家,缺乏自给自足,尤其是高阶芯片方面。
在人类探索自身奥秘的征途中,大脑意识的物理基础是什么,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的终极谜题之一。在物理学中,有2种主要的理论来描述自然界的现象:古典物理和量子物理。大多数研究人员倾向于用古典力物理来解释大脑活动,而来自美国韦尔斯利学院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意识可能植根于量子物理过程。
一项由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依据关键技术追踪系统进行的研究指出,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当中,中国在57个领域位居榜首,占所有领域达90%,极可能爆发重大科技创新。研究报告呼吁,美国与其亚洲盟友应共同努力,才能迎头赶上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东京-横滨是全球最大规模的科技集群,深圳-香港-广州则位居第二。北京的排名比去年上升一位,位居第三。美国的圣何塞-旧金山集群排名第六,成为美国最领先的科技集群。报告指出,中国的科技集群数量持续增长,已连续第二年在百强中拥有最多科技集群。中国今年共有26个集群,超越美国的20个。集群的规模根据专利申请数和论文发表数进行评价,集群本身则象征全球科技活动的核心区域。
据中国科技大学官网发文指出,该校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谈鹏特任教授团队开发出了一种火星电池,由火星大气成分作为电池反应燃料物质,可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性能。这款电池在实际火星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概念验证,并为未来太空探索中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发展奠定基础。
来自意大利的一种不使用稀土的电动马达,有望彻底改变未来的移动方式,并有望降低对于中国战略矿产的依赖。这款名为Spinrel马达,已经在德国科隆举办的国际车辆技术博览会上亮相。基本上,这些新型推进器不像传统电动马达那样依赖由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变化运作,而是利用特别设计的腔体来创造空隙与实体。这种空气腔体的交替配置使马达能更高效地运转。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网站消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机构的科研人员,近日参与RHIC-STAR国际合作实验研究,首次在相对论重离子金金碰撞中观测到一种新的反物质超核——反超氢-4,这是迄今实验上发现的最重的反物质超核。相关成果于21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哈尔滨工业大学17日对外发布,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哈工大机电学院朱延河教授团队研制出新型TSM软机械手,实现了优异的可变刚度范围和精密运动控制,相关成果发表在机器人领域国际顶级期刊《IEEE机器人学汇刊》。
中国正在计划建造的世界最大粒子对撞机——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将推动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大跨步前进,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并将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推向全球顶尖地位。
中国复旦大学的科研团队发现新型高温超导体,证实了镍氧化物的体超导电性。综合此前报道,当前超导领域最引人关注的是“室温超导”,即在常温条件下就可以实现超导。去年,美国学者朗加·迪亚斯(Ranga Dias)和韩国量子能源研究中心团队都宣称实现常温超导,一度登上科技新闻头条。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后来都被证明尚未能实现这一目标。
中国率先搭建了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实现了6G主要场景下通信性能的全面提升。中国通信学会10日在北京举办「信息论:经典与现代」学术研讨会发布的一项新成果吸引业界目光。现有经典通信技术,逐步逼近理论极限,触及容量提升难、覆盖成本高、系统能耗大等技术「天花板」,如何突破这一制约是业界关切。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