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近日笼罩在「热穹顶」之下,从地中海延伸至英国、德国等地。法国气象部指出,截至6月30日,全国共有96个行政区中84个发布橘色高温警报,16个需升至红色警戒,而热浪也造成知名地标艾菲尔铁塔的钢铁结构受热侧受光膨胀,导致塔体可能向受光一侧倾斜。专家表示,夏季膨胀位移可达20公分,冬季冷缩则缩小10公分;不过这种热膨胀现象会随日夜温差消散,物体会回复原位。
中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日产量写下历史新高。 页岩是如书页般层层分布的岩石。页岩油是附着在页岩石或缝隙中的石油,属于最难开采的油之一。业内将开采页岩油比喻为从石头缝里“榨”石油。页岩油主要分陆相和海相两种类型,陆相是中国页岩油资源的主体类型。
全球升温速度最快的欧洲本周末迎来北半球夏季首波热浪,多地气温飙升至极端水平,逼近40摄氏度高温,南欧多个国家星期六(6月28日)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在野火、风暴与海平面上升不断重塑世界地图之际,气候变迁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已不再只是模型上的假设,而是逐步浮现的现实。美国近年出现保险公司大规模撤出市场、房屋无法续保、贷款难以取得的现象,逐渐形成一场气候驱动的系统性风险,且其影响可能远超过过往任何金融风暴。
以往的中东冲突爆发,总会引发国际油价飚升,但这次不同,尽管美国与伊朗爆发军事冲突,并传出伊朗想封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国际油价却不升反跌。有专家指出,美国崛起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正逐步改变石油市场的权力平衡与政治风险敏感度。
俄罗斯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谢钦说,中国正寻求完全的能源独立,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成为主要的能源出口国。中国占全球能源领域投资的三分之一,正大力提升再生能源产能,目前已成为核电领域的领先者之一。中国已经确保了能源安全,并正充满信心地迈向完全的能源独立的方向,在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能源平衡。
伊朗正加紧把本国开采的石油运往世界各地,这显示在美国考虑与以色列联手打击伊朗之际,伊朗正在采取非比寻常的后勤措施,确保继续获得石油收入。伊朗最大原油出口码头位于哈尔克岛(Kharg Island),岛上的储油库采用浮动顶盖,随储油量的增减而升降,可以通过观察油库顶盖的阴影来了解储油量。
国际能源署(IEA)说,在中东原油供应未发生重大中断的前提下,今年全球石油市场预计将维持供应充足。不过,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放缓,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非成员国组成的OPEC+增产所带来的缓冲,正在减轻市场供需失衡的压力。报告指出,自今年2月以来,全球石油库存以每日100万桶的速度增加,上月更是出现“大幅增长”。IEA也因此将2025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预期下调至每日72万桶。
随着中国国内煤炭和天然气产量创下新高,加之清洁能源大量接入电网、降低对火力发电的依赖,中国正逐步减少煤炭和天然气的进口。统计显示,今年前四个月中国火力发电量同比减少4.1%,主要受经济增长放缓、冬季气温偏高抑制用电需求,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增加等因素影响。
AI发展造成能源消耗,联合国示警以AI为核心的科技巨头,如亚马逊(Amazon)、微软(Microsoft)、Meta与Alphabet,其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平均暴增150%,原因直指AI运算带动数据中心耗电量飚升。随着AI驱动的服务需求攀升,企业高层与投资人也会碰到,经济发展与永续目标,两者如何平衡的棘手课题,企业必须思考如何在不牺牲气候目标下扩建数位基础设施;否则,AI革命性技术可能伴随破坏环境和营运表现不稳定的「气候代价」。
全球气温升高导致电力需求增加。在新能源领域,日本的研发趋势是向地底挖掘热能发电。目前,包括日本电力公司在内的日本能源技术企业,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开发地热电力技术。他们瞄准亚洲市场,拟在2028年运营新一代地热发电设施和出售电力。
根据一项国际新研究,如果气候变化持续不受控制,全球四分之三以上的冰川将消失,这将加剧海平面上升,并危及数十亿人的水资源供应。这项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的分析报告,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长期冰川消融图景,揭示了全球气温即使是微小上升,都会使得冰川消融显著恶化。
一项新研究指出,全球有超过40亿人在过去一年里,经历至少30天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而热带地区遭受的冲击最为严重。 研究分析了全球247个国家与地区,结果显示,新增极端高温天数最多者几乎全部分布在靠近赤道的地区。研究员指出,这与热带地区气温波动幅度较小有关,使气候变迁所带来的趋势更明显、热浪发生更频繁。
世界气象组织星期三发布的年度气候报告说,2025年至2029年,全球每年平均近地表温度,将比工业化前平均水平高出1.2至1.9摄氏度。当中升温超过1.5度的可能性为70%。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近日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美国近期获得情报显示,以色列或正在准备袭击伊朗的核设施,目前尚不清楚以方是否已作出最终决定。基于以色列对美伊核协议谈判的看法有异,美方认为近几个月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的可能性已显著上升。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5月20日确认,东南亚四国倾销的太阳能设备对美国太阳能厂商造成伤害,这代表美国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太阳能产品课征的关税已成定局,当中柬埔寨将被课征最高3521%关税。 美国去年从东南亚4国进口总价值达129亿美元的太阳能设备,占太阳能设备总进口量的80%。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加征关税,对加拿大也不手软。与此同时,中国则加速向世界各国递出合作橄榄枝,面对加拿大外销天然气的需求,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王镝表示,中国当然愿意进口加拿大的能源,双方合作的潜力巨大。
著名的芬兰海运动力系统公司-瓦锡兰集团(Wartsila)表示,他们开发了一种模块化碳捕获与储存(CCS)系统,可望减货轮7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集团表示,这套系统可以安装在多数的商用货轮,假如这种系统获得推广,海上空气可能会变得更加洁净。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