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阻止全球暖化,各国逐步进行能源转型,希望以清洁能源取代化石燃料。在制定新能源策略时,太阳能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因为「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环境友善,没有碳排」这些是最常听到的优点。然而这些吹捧往往掩盖了太阳能的问题,在制作太阳能电池板的过程中,有「阴暗」的一面,包括过于耗能、污染,以及不易回收。这篇分析是个善意的提醒,并不是建议要放弃太阳能电池板,而是应该更诚实的面对这些缺点。
中国最大海洋石油探勘企业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日前宣布,中国大陆渤海地区再发现大型油田——垦利10—2油田,经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是渤海油田凹陷带浅层第一个亿吨级岩性油田,预计2025年全面生产。
在26日开幕的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阿里巴巴CEO张勇表示,围绕国家的双碳目标制定碳中和路径,是阿里ESG(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战略的重中之重,作为连接十亿级用户生态,千百万级商业经济数字平台,既要确保自身成为一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公司,同时也有机会与广大客户和伙伴搭建绿色和可持续的新商业生态。
美国智库Global Energy Monitor(GEM)认为,中国停止在国外建设燃煤电厂,可能影响到中国政府准备对44家煤电厂的拨款,总计500亿美元,这有可能使未来二氧化碳年排放降低2亿吨。
至今提出「碳中和」一周年之际,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22日在厦门产权交易中心线上发布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2021)。外界关注中国如何实现减排承诺之际,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今天(22日)正式成立碳中和研究院。
多个联合国机构与合作伙伴近日发布最新报告说,新冠疫情并未减缓气候变化,未来全球变暖趋势仍将持续,世界已大大偏离了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的时间表。
晶科高管周三在季度电话会议上告诉华尔街分析师,由于产品被扣,公司利润率和获利都受到影响,但不愿透露有多少产品被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扣留。
日本经济产业省9日发布消息称,关于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放入海问题,已经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达成一致,IAEA将在12月前后向第一核电站派遣评估安全性的调查团。
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当地时间周四晚间声明,已利用其庞大的石油储备来“缓解型企业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该声明没有提供更多细节,但知情人士透露,声明所指的是政府7月中旬投放的数以百万桶的石油。
全球医学期刊今天同声警告,全球暖化已影响人类健康甚巨,在世界对抗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之际,对气候变迁采取的紧急行动不能暂停。
亚洲最大炼油商中国石化周一宣布,计划十四五期间(2021年至2025年)的氢能总投资300亿元(人民币,下同),主要于加氢站建设等,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1000万吨以上。中石化此前定下建设中国第一氢能公司之目标,大力推进氢能产业布局,于十四期间规划建设加氢站1000座,加氢服务能力达到年25万吨,工业化制氢产量超百万吨,聚焦氢能交通领域和绿氢炼化。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