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一位高级研究员向《华尔街日报》表示,特朗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新关税,将阻碍供应链从中国迁回北美,这些被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国家将会减少对美贸易敞口,因此被迫以更开放的态度扩大与其他国家贸易,尤其是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将大幅成长,这将使中国成为特朗普关税政策下的最大赢家。
尽管美国对中国实施了越来越严格的禁令,试图阻拦任何AI GPU芯片的出口管道,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新加坡似乎成了一个重要中转站。外媒指出,除了已经查获的新加坡之外,许多中企还能从马来西亚、越南等地买到英伟达最新一代Blackwell GPU,只是需要多花一点钱而已。
针对美国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进一步加征10%关税的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关税达15%。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说,如果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商品实施拟议中的关税,加拿大将从星期二(3月4日)起对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
泰国政府与中国搜索引擎百度达成数字营销合作,以重振泰国作为安全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泰国旅游局局长吉亚帕布(Thapanee Kiatphaibool)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份协议还旨在“推广重点旅游活动,并吸引优质中国游客于2025年来泰旅游”。中国黄山等多个知名景区将在国际妇女节期间对全球女性游客实行免门票政策。
各种规模的美国公司都对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感到紧张,但可以说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小企业。许多规模较小的公司表示,随着进口成本攀升,他们不得不提高价格,冻结扩张计划或消化已经微薄的利润率受到的冲击。这些企业雇用了美国一半的劳动力,因此它们如何应对特朗普升级的贸易战对于更广泛的经济影响而言至关重要。
美国对华关税措施再现转折,美国将暂时允许中国小额包裹继续享受免税待遇,为Temu和希音等中国跨境电商留下短暂的缓冲期。在这一机制下,价值800美元以下的商品入境美国无需经过海关检查,也无需缴纳税款。Temu、希音、阿里巴巴旗下的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等中国跨境电商过去一直利用这一机制,向美国消费者贩售低价产品,并迅速在美国市场崛起。
德国《经济周刊》分析DeepSeek现象时指出,「这家初创企业的成就证明了一点:资源稀缺能够激发创造力。而且,小团队往往更加灵活高效,因为他们不得不专注于最重要的事项。技术资源有限则迫使他们寻找务实的、而非显而易见的方案。此外,资金有限也意味着围绕金钱分配的斗争会减少。」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三大贸易伙伴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进口加征关税,立即招致报复。加拿大宣布,将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墨西哥也将采取关税与其他报复措施;中国则准备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并采取相应反制措施。不过,三国都呼吁美国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分歧,显示它们都无意使紧张的贸易局势升级。
美国巩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在强劲的消费支出带动下,美国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连续第三年超越中国。中美近年来在消费物价领域面临的不同挑战,有助于解释为何两国GDP差距持续扩大。在2022年和2023年,美国通胀率飙升促使美联储采取史无前例的大幅紧缩货币政策。相比之下,中国自2023年年中以来一直在对抗通货紧缩。
尽管TikTok在美国的命运悬而未决,但TikTok电商业务此前在美国市场异军突起,取得空前增长。TikTok商店在全球的商品交易总额(GMV)达332亿美元,同比翻倍增长。其中,在美国市场,TikTok商店的GMV达90亿美元规模,占TikTok商店全球总GMV的27.11%。
美中恶斗,在半导体与先进技术领域尤其明显,英伟达身处地缘政治的最前线,如何在钢索上保持平衡?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在近期敏感时刻不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以年终慰劳员工为由前往亚洲,但就算在中国各城市趴趴走也不与当地官员见面,反而以技术交流方式,与年轻企业家切磋。
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即将上任,外界高度关切美国对中国征收高关税将造成的广泛性影响。美媒《华尔街日报》在一篇深度报导中分析,中国制造业独霸地位已超越19世纪英国与二战后的美国,高关税根本无法改变其制造业的主导地位。除非美国与其他国家改变消费习惯,或是中国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否则这种大规模顺差仍将继续下去。
中国建设银行与华侨银行伦敦分行顺利达成首笔人民币债券现券交易,标志着中英柜台债业务正式落地,为境外投资者使用人民币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开辟了柜台新通道。中英上周末在北京重启时隔六年的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双方会上达成69项互利共赢成果,并将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畅通,反对脱钩断链。
2025年适逢中欧双方建交50周年。据澎湃新闻报导,欧盟中国商会、中国欧盟商会近期先后在布鲁塞尔、北京发布企业发展报告,呼吁增强中欧经贸合作。两份报告均提及政治因素对企业所在营商环境的影响。当外界持续密切关注中欧间关于电动汽车的贸易争端时,欧盟近期依据《外国补贴调查》对中国企业发起的调查又让中欧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风险加剧。
进入2025年仅仅10天,金融市场全面轻松上行的期待就开始落空。动荡不定的年初开局在周五演变成了全面抛售,因为美国劳动力市场走强的迹象被交易员做出了负面解读,让他们相信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大门在短期内已经关闭。
花旗预测2025年和2026年全球经济将继续扩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2.9%,高于2024年的2.6%。其中,美国仍然是主要的增长引擎,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被上调至2.4%。不过,花旗环球财富亚太区投资策略主管彭程强调,亚洲的投资机会仍然存在。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