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口调查与统计局12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世界人口增加超过7100万人,全世界人口于2025年元旦达80.9亿人,而美国人口则达3.41亿人。此外,全球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依然由印度和中国领先。
尽管通膨及新一轮贸易战的担忧依然挥之不去,2025年全球股市依然有望在美股的带动下持续上涨。英国《卫报》综合多方市场分析与预测显示,增长速度或许不及2024年的强劲复苏,各大主要指数仍将交出稳健表现。 美股的稳定表现将对全球市场带来正向影响,但区域性差异仍然显著。高盛预测英国富时100指数将在2025年底达到8,500点,较当前水准上涨约5%。
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选前多次表态,若重返白宫,将强化移民管控,包括对外国人实施入境限制。为避免受新限制影响,不少高校建议国际学生在特朗普明年1月20日就职前返美。根据美国国务院的数据,2020年就有超过1000名中国公民因政府这种顾虑而被吊销签证。
英国智库预测,受亚洲国家的快速增长推动,全球经济规模将在未来15年内增加一倍。预料,印度将超越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美国则将继续抵住来自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竞争,保持经济霸主地位。2024年全球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估计为110万亿美元。随着较不发达经济体拉近与较成熟经济体之间的差距,到2039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达到221万亿美元。
美国国家政策基金会(NFAP)报告指出,在美国2024财政年度,寻求在美工作的外国人,几乎保证可获得签注。不过,移民律师表示,若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上任后,恢复其第一任期时的限制性移民政策的话,这种高批准率的情况,可能很快就会结束。
欧洲工业电价昂贵,已经让企业面临压力,但各国政府施加的能源税收,恐成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路透社报导,德国主要电力供应商E.ON公司执行长Leonhard Birnbaum公开喊话,各国政府应该有所行动,让企业能够获得实质的帮助。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说,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愿意继续向西方供应俄罗斯天然气。
美国联邦储备局2025年将明显放慢减息步伐,国际原油价格下跌,黄金下挫逾2%跌至近一个月的低点。 布伦特原油价格跌0.48%至每桶73美元左右,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油(WTI)每桶价格跌0.55%至70.19美元。 黄金现货价格星期三下跌2.1%至每安士2589.91美元,这是今年11月18日以来的最低点,期货价格小幅下跌0.3%至2653.3美元。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星期一宣布,日本软银集团未来四年将在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并创造10万个新工作岗位,这对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来说是一大胜利。特朗普也为自己的关税计划辩护称,关税将使美国变得富裕。 软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也出席了记者会。他说,特朗普当选总统,大幅提高了他对美国经济的信心。
据法国广播电台引述《汉堡晨报》和德国《图片报》报导,汉堡港正在为增加货物吞吐量做准备。14日傍晚,悬挂中国国旗的重型货轮「重任121」号停靠在阿尔滕维尔德集装箱码头。引导这艘巨轮入港是一项精细到公分的工作,难度不小。拖船伴随着这艘长169米、宽40米的船,确保其安全进入了港口入口。据水警称,易北河部分地区为此暂时禁止了其他大型船只的通行。
英国正式成为跨太平洋贸易协定的第12个成员国,是首个加入协定的欧洲国家。 这是英国脱欧以来最大的贸易协定,英国脱欧后寻求深化与该地区的联系,并建立全球贸易联系。
研究显示,德国今年经通货膨胀调整的工资将以十多年来最快的速度增长。 德国和整个欧元区的薪资动态目前受到特别关注,原因有两点:欧洲央行认为薪酬增长放缓是持续实现2%通胀目标和进一步降息的先决条件。与此同时,健康的增长对于支持消费和举步维艰的经济至关重要。
英国商务与贸易部长雷诺兹表示,如果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上任后对英国征收新的关税,英国将慎重考虑是否对美国采取报复措施。将在明年1月20日宣誓就职的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提出向几乎所有进口产品征收10%至20%关税的想法,并预告他将在上任第一天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征收高额关税。
市场观察人士称,特朗普向全球国家施压、要求它们继续坚守以美元为基础的金融体系,这种策略有可能适得其反。曾在美国财政部工作的Mark Sobel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元仍将维持主导地位,新兴国家建立自有单一货币的想法只是“空谈”。Sobel在外汇政策领域有着40年的经验,如今已经退休。其他市场人士则表示,特朗普的评论实际上可能会增加达成此类协议的可能性,各国会想方设法避开美元。
韩国总统尹锡悦周二晚宣布戒严仅数小时后便屈从于国会的反对撤销了这一决定。尹锡悦周三凌晨4时过后在总统府通过直播发表讲话,表示“将接受国会要求”,召开内阁会议解除戒严。他说自己已经召集了会议但阁员尚未到场。据韩联社报道,政府在当天4:30审议通过了关于解除戒严的决定。
行销顾问公司Resonance与市场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评选出2025全球百大最佳城市,英国伦敦夺冠,中国北京、上海、台北及香港挤进前100名,分别排36名、61名、76及97名。报告指出,中国有丰富美食、邻近大自然、良好的健保系统,都是几大城市上榜的原因。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