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显示,新西兰部分地区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比之前的预测快两倍,这意味着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和最大城市奥克兰可能提前二三十年面临风险。这项由新西兰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新西兰海面上升”,周一(5月2日)发表历经长达五年的研究结果。
两年前当新冠疫情刚刚波及美国的时候,为应对美国的口罩短缺,许多小型口罩厂应运而生。它们填补了美国口罩市场的空白。两年后,疫情减退,口罩需求下降,这些口罩生产商举步维艰。
根据港口发布的公告,合并后的安特卫普-布鲁日港(Port of Antwerp-Bruges)将充分整合两港优势,提高物流链效率、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稳固其作为欧洲主要门户港的地位。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周二(4月26日)发布的全国血液调查结果,奥密克戎变种新冠病毒导致美国的新冠确诊病例写历史新高后,迄今已有约58%的美国人口和超过75%的美国幼童感染过新冠。
世界卫生组织(WHO)说,各国的新冠病毒检测量急剧减少,导致近期全球向该组织报告的确诊和死亡病例数持续下降,强调现在还不是从新冠防控努力中退缩的时候。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研究报告显示,新冠连续第二年成为美国人的第三大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研究员分析了去年1月至12月期间,美国当地居民的死亡证书数据。研究发现,2021年的整体死亡率是自2003年以来最高的,其中85岁或以上群体死亡率最高,5岁至14岁的儿童死亡率最低。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将全球约90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警戒从最高的第四级别下调至第三级,不再建议人们切勿前往旅行,但仍建议未接种新冠疫苗的美国人避免到这些地点。美国联邦法官星期一(18日)撤销在大众运输工具上必须佩戴口罩的规定,这原本是美国疾病管制暨预防中心(CDC)为防疫所实施的强制规定。
日本近1周平均单日新增4.9万新冠确诊病例,韩国则是近1周病例维持在20万例左右,病例数居高不下。不过,为了减少疫情对经济冲击,日韩均逐步放宽防疫措施。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3日表示,虽然境内新冠确诊病例有增加趋势,但「专用病床使用率仍属低水准」,目前并非立即实施「防止蔓延等重点措施」必要状况;韩国防疫当局同日表示,「韩国境内估计难以达到让新冠绝迹的集体免疫」,在持续放宽防疫措施、恢复日常的同时,也将针对逾60岁高风险族群施打第4剂疫苗。
韩国防疫当局今天表示,韩国境内估计难以达到让COVID-19绝迹的集体免疫,在持续放宽防疫措施、恢复日常的同时,当局也将针对逾60岁高风险族群施打第4剂疫苗。
日本政府今天宣布,本月8日零时起,解除包括美国、英国、法国等106个国家的入境管制,但日本外务省(外交部)公布的解除入境管制名单当中未将中国台湾列入。从周五开始,来自106个国家的外国人将不会被拒绝进入日本,但以旅游为目的的外国人仍然不允许进入该国。换句话说,来自106个国家的学生和商人可获准入境。
加拿大将全面推动国民施打第4剂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苗,希望能防堵第6波疫情爆发。加拿大建议各省和地区应尽快为80岁以上和住在养护机构的长者施打。
德国卫生部长劳特巴赫周一(4月4日)表示,将从5月1日起解除对新冠确诊者实施强制隔离措施。德国的染疫人数仍处于高位,但大多数病例属于轻症,医院未面对不胜负荷的情况。德国日前宣布,进一步放松防疫管制,允许人们在店内或学校无需戴口罩。
德国一名61岁老翁近一年来一共接种了90剂新冠疫苗,最多一天甚至施打3剂,警方发现他是为了贩售疫苗护照而反覆接种疫苗,目前尚不清楚老翁的身体状况,只知道他接种了不同厂牌的疫苗。
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周四晚(3月24日)就《数码市场法案》达成一致,旨在限制谷歌、苹果、亚马逊、面簿等科技巨头。欧洲议会在当天夜间发布声明说,经过近八小时的三方会谈,欧盟立法者就《数码市场法案》达成临时协议。《数码市场法案》将限制被认定为“看门人”的科技巨头的某些行为,使欧盟委员会能够对其进行市场调查并制裁其不合规行为。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