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已为一些出口资质即将失效的美国肉品加工厂,重新办理了登记。美国肉品出口联合会发言人舒勒说:“这发生在昨晚,因此运往中国的猪肉,计划运往中国的猪肉,无论生产日期如何,都应该可以清关。”报道称,约三分之二注册工厂的资质到期,可能会限制美国肉品进入中国市场,并导致约50亿美元的损失。
美国欧盟商会警告称,美欧贸易关系受到关税冲击,危及每年价值超过9万亿美元的跨大西洋贸易。欧盟美国商会(AmCham EU)星期一(3月17日)在年度《跨大西洋经济》报告中指出,美欧贸易关系日益加深,到2024年将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商品和服务贸易额预计达到2万亿美元。2025年对美欧贸易关系来说,既充满希望,也有许多风险。
德国媒体周四(13日)报导,美俄两国正秘密洽谈能源交易,焦点包括北溪天然气管线(Nord Stream)及俄罗斯在德国的能源资产,若谈判成功,俄罗斯能源可能经美企掌控的管道重返欧洲,而美企赚取输送费,而德国却毫无话语权。近日,美方在沙特阿拉伯促成乌克兰接受停火,与此同时,一名德国高级官员赴美,疑与能源谈判有关。
中国海关总署网站消息,海关总署近日会同国家移民局、中国民航局等部门统筹发展和安全,联合推出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若干措施,助力航空口岸客货运输、国际贸易发展和跨境人员往来,服务高水准开放、高品质发展。
2025年春招市场迎来「AI热潮」。梳理各地人社部门、招聘平台数据发现,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领域人才供需两旺。在多地招聘会上看到,算法工程师、机器人研发方面人才是企业争抢对象,杭州、深圳等城市凭借产业集群优势,成为AI人才聚集高地。
最新研究显示,去年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除一座外,其余均位于亚洲,其中13座来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报告还显示,巴基斯坦有四座城市上榜,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分别有一座城市入列。北美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全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一位高级研究员向《华尔街日报》表示,特朗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新关税,将阻碍供应链从中国迁回北美,这些被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国家将会减少对美贸易敞口,因此被迫以更开放的态度扩大与其他国家贸易,尤其是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将大幅成长,这将使中国成为特朗普关税政策下的最大赢家。
尽管美国对中国实施了越来越严格的禁令,试图阻拦任何AI GPU芯片的出口管道,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新加坡似乎成了一个重要中转站。外媒指出,除了已经查获的新加坡之外,许多中企还能从马来西亚、越南等地买到英伟达最新一代Blackwell GPU,只是需要多花一点钱而已。
针对美国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进一步加征10%关税的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关税达15%。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说,如果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商品实施拟议中的关税,加拿大将从星期二(3月4日)起对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
泰国政府与中国搜索引擎百度达成数字营销合作,以重振泰国作为安全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泰国旅游局局长吉亚帕布(Thapanee Kiatphaibool)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份协议还旨在“推广重点旅游活动,并吸引优质中国游客于2025年来泰旅游”。中国黄山等多个知名景区将在国际妇女节期间对全球女性游客实行免门票政策。
各种规模的美国公司都对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感到紧张,但可以说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小企业。许多规模较小的公司表示,随着进口成本攀升,他们不得不提高价格,冻结扩张计划或消化已经微薄的利润率受到的冲击。这些企业雇用了美国一半的劳动力,因此它们如何应对特朗普升级的贸易战对于更广泛的经济影响而言至关重要。
美国对华关税措施再现转折,美国将暂时允许中国小额包裹继续享受免税待遇,为Temu和希音等中国跨境电商留下短暂的缓冲期。在这一机制下,价值800美元以下的商品入境美国无需经过海关检查,也无需缴纳税款。Temu、希音、阿里巴巴旗下的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等中国跨境电商过去一直利用这一机制,向美国消费者贩售低价产品,并迅速在美国市场崛起。
德国《经济周刊》分析DeepSeek现象时指出,「这家初创企业的成就证明了一点:资源稀缺能够激发创造力。而且,小团队往往更加灵活高效,因为他们不得不专注于最重要的事项。技术资源有限则迫使他们寻找务实的、而非显而易见的方案。此外,资金有限也意味着围绕金钱分配的斗争会减少。」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三大贸易伙伴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进口加征关税,立即招致报复。加拿大宣布,将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墨西哥也将采取关税与其他报复措施;中国则准备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并采取相应反制措施。不过,三国都呼吁美国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分歧,显示它们都无意使紧张的贸易局势升级。
美国巩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在强劲的消费支出带动下,美国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连续第三年超越中国。中美近年来在消费物价领域面临的不同挑战,有助于解释为何两国GDP差距持续扩大。在2022年和2023年,美国通胀率飙升促使美联储采取史无前例的大幅紧缩货币政策。相比之下,中国自2023年年中以来一直在对抗通货紧缩。
尽管TikTok在美国的命运悬而未决,但TikTok电商业务此前在美国市场异军突起,取得空前增长。TikTok商店在全球的商品交易总额(GMV)达332亿美元,同比翻倍增长。其中,在美国市场,TikTok商店的GMV达90亿美元规模,占TikTok商店全球总GMV的27.11%。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