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时报社论
以往大陆官方积极推动的人民币国际化,最近受经济政策转折影响,步伐显已放缓。中共十九大政治报告对此未置一词,不久后发布 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 报,也不提这件事。此因大陆经济政策已转为巩固及优化基本面为尚,所以不再急于松绑货币兑换。我们也认为,沉稳处理人民币国际化事项 是稳妥的。换言之,人 民币国际化的充分实现,最好是随未来大陆经济茁壮而水到渠成;在客观条件完备前,莫躁进、强求。
人民币国际化事项之冷热,从近年两次中共党大会文件相关表述变化,即可体会出来。先看2012年中共十八大,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发 表的政治报告指出, “要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其中第二句话,就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要件。因大陆国际收支经常 项目(经常帐)的本币 外币互兑,早已完全开放,只待资本项目(资本帐)作同样开放,即可使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而人民币国际化亦将同时完全落实。
因此,十八大后的2、3年期间,人民币国际化声浪颇高,陆续有官员、智库学者、金融界人士热烈议论这项国际化何时可实现。其中 有人认为,其在中共十 八届领导层任期结束之年(2017年)可实现;另有人认为,到2020年,随大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人民币也会有充足底气落实国际化。无论如 何,相关议论 的氛围是积极、前进的。
然而,今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开幕,习近平总书记政治报告的相关表述,只简单讲到一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而对人民币可 兑换及国际化事项未置一词。由此可见,人民币国际化在当前已非紧要政策;大陆中央有其他新出现的、更紧迫的重要经济事态要处理。
接着,12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大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未提人民币国际化之事,只说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 稳定”。甚至,这 次会议公报表明,未来3年经济政策面的重心,是要全力打好“3大攻坚战”,分别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其重要性,显 然压过人民币国际 化。这些攻坚战如能打赢,大陆经济基本面才能巩固、优化,俾于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相较之下,人民币国际化并不保证能助益全面小康, 它缓一缓又何妨?
其实,在更早前,人民币国际化事项已遭受不小挫折,就是2015年“811汇改”的人民币汇率遽然重贬,及之后延续1年多的汇价疲软 态势,致使海内 外投资人持有人民币意愿受冲击。此期间内,虽有国际货币基金将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的利多消息,但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体 系被使用的金额占 比,始终达不到2%,在各国货币中的排名仅占第5位或第6位,和加拿大币在伯仲之间,且近期多次被加币超越、当“老六”。
更让投资人惊讶的是,大陆官方不久前竟重启外汇管制。即因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贬个不停,造成大陆资金外流不止,官方遂在去 年严格控管资金汇出, 致大陆上部分企业(内外资都有)跨国资金调度失灵。这种外汇管制,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大忌讳。应知投资人最怕手中持有的币种,在国际间 兑换、流通时卡关,其 次才是担心币值缩水。
虽然,人民币贬值、大陆资金外流态势,在今年上半年内已渐次扭转、改善,同时大陆官方也逐步松绑资金汇出,但时至最近,国际 升息潮流形成,加上美国 国会通过税改等因素,又搅乱了人民币的一池春水。明年大陆重现资金外流、本币贬值的压力不小,致外媒盛传,大陆官方已准备管控资本外 移及加强干预汇市,以 作应对。若此说成真,则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新一波挫折。
另外,当前大陆总体经济政策方针,已和5年前大异其趣。彼时是追求增长为先,而此时是偏重防控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既 然如此,如今若躁进强求 人民币国际化非在哪一年充分实现不可,就很可能会“添乱”。人民币国际化虽有很大好处,但也有导致资金瞬间大量外流风险,实无需强求 。
大陆政府确应抱持“水到渠成”健康思维,以缓进、步步为营手法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无需设定全面开放人民币自由兑换目标期, 而让客观经济条件来决定。行稳致远,反会让投资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