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限电”措施正在引发中国A股上市公司“停工潮”,上周以来,已经有超过10家上市公司发布“临时停产、限产”公告。化工、煤炭等高能耗板块和个股周一重挫亦体现市场对于这波“寒潮”的担忧情绪。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限产限电这一供给侧冲击带来的影响可能被市场低估了,并料这场冲击波可能会蔓延并影响全球市场。
湖南黄金周一公告称,其三家子公司因受限电影响将临时停产、减产,恢复生产时间暂时无法确定。该股周一盘中最大跌幅近9%,最终收跌近6%。
中国金岭矿业、金浦钛业周一双双跌停;迎丰股份、利民股份、晨化股份等跌幅介于4-8%之间。这些公司此前陆续发布停产公告称,原因则基本上指向上级政府部门“能效双控”要求。
中证A股资源产业指数周一盘中一度大跌5.5%,日终收跌4.63%。
“首先,能耗双控影响的肯定是能源消耗较大的矿产开采、生产制造型企业,其次是电力缺口比较大、城市密度较高的地区。”海岛资产董事长张锐对路透表示,如果限电的影响偏长期,随着价格传导也会影响消费类产品的成本。
华鑫证券分析师严凯文对路透表示,他认为限电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外贸企业、产业链做出的一个“主动性防守”。他指出,中国高价进口煤炭、大宗商品,然后以低利润甚至是零利润生产后再出口到美国,而美国用印出来的钱向中国买商品,这会导致中国出现输入性通胀,实际上大量的利润都放在了海运和原材料成本上面。
“所以我们现在不打算继续这么干,”严凯文表示,“今天周期股很多就是冲高回落,那就说明资金就是要卖就是要兑现收益,就是觉得这钱赚的够了,那现在这个(卖出)行为其实就不管你基本面。”
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认为,这一供给侧冲击带来的影响可能被市场低估了。他预计,这场冲击波可能会蔓延并影响全球市场,全球都将感受到纺织品、玩具、机械零部件的供应收紧,关于中国的热点讨论预计不久将从“恒大”转变成“电力短缺”。
由于电力紧张,野村已经将中国三、四季度经济同比增速预估下调至4.7%和3%,今年全年GDP增长预测从8.2%下调至7.7%。
某券商营业部人士亦对路透表示,限电“不会是一两个星期或一两个月的事,可能会持续到明年,既然有持续性,就会有继续炒作的可能”,对于光伏、风电、水电等新能源电力运营商或是利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表示,中国将不会在国外建设新的燃煤发电项目,加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尽管没有提供更多细节,但是根据该政策的实施情况,此举可能会大大限制发展中国家燃煤电厂的融资。
“双控”政策下新能源领域有望持续景气
“本轮限电的核心原因在于前期生产过程中的能耗超标,那么如何在生产中降低能耗,改善能源结构,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将成为未来的长期趋势。”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在近日研报中指出。
研报并称,从供给端来看,清洁能源发电领域有望持续景气。从应用端来看,催生了新能源设备和配套电力设施的需求,相关领域发展空间巨大。
海岛资产董事长张锐认为,“双控”要求作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有力保证,是一个长期性的约束力。从能源供给端施加约束力,倒逼产业链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其影响将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
“市场层面,可以多关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型企业及其上下游产业,远离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等生产技术落后等领域,”他并称。
中信证券在近日研报中指出,从经济客观运行状态来看,后续随着海外供应恢复,全球供需缺口预计收窄,中国出口自然会回落,这就意味着今年工业高增导致的能耗高增是不可持续的。即使能耗双控目标不发生大的调整,等到工业回归常态增速后,能耗指标也将更加宽裕,行政性限产限电行为可能自然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