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集团认为,中国从碳密集型做法转型可能使绿色金融成为未来10年中资银行收入的主要驱动因素。
据彭博社报道,瑞银分析师May Yan等在一份报告中称,到2031年,绿色贷款总额将增长近三倍,达到61.7万亿元人民币,绿色债券发行量可能增长七倍,达到8.2万亿元人民币。
瑞银估计,到那时,来自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发行的收入可能会跃升至相当于每年2000亿美元,约为银行业整体收入的15%。
“虽然绿色金融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还很小,但我们认为规模潜力巨大,”Yan在8日的报告中写道。
中国已承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瑞银称,中国将不得不严重依赖银行体系来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每年约2万亿美元投资提供资金。
瑞银发现,中国绿色和ESG相关贷款的增速一直高于其他行业,而且可能比一般企业贷款更有利可图,对于非国有银行更是如此。根据央行数据,2022年一季度, 绿色贷款环比增长14%,远高于4.3%的整体贷款增速。
不过,中国经济总体放缓可能会削弱这种快速增长的局面。在政府推动降低绿色项目融资利率之际,银行也需要小心维持利润率。瑞银表示,目前,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银行的绿色贷款放贷利率通常比标准信贷低30至50个基点左右。
中国还面临着限制向污染行业发放贷款的压力。Asia Transition Platform今年3月的报告警告,许多亚洲银行未能认识到其碳密集型资产敞口的风险,中国银行业的得分最低。今年以来,中资银行帮助为煤炭企业融资的速度已经快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