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际

中国特稿:北京零垃圾进行式 今年开始禁“洋垃圾”

来源:环宇视展2019-07-20 02:36995

  中国从今年开始正式禁止从西方国家进口废弃塑料、纸类等“洋垃圾”,拒绝再做“世界的垃圾桶”。展现中国政府改善生态环境决 心的这项禁令,让许多西方国家措手不及,也让更多中国人逐步认识、正视垃圾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渐渐习惯便捷生活方式的中国社 会所生产的生活垃圾,以惊人增幅逐年飙涨,有识之士开始正视垃圾问题可能形成的危机,北京有一群人,秉持“零垃圾”的理念,从自身减 少垃圾的产生开始,希望微小力量发挥由小而大的影响,希望一步一脚印,改变中国。

  一个不锈钢的水杯、几个棉布袋和一个餐具套——这些是20岁的大学生冯易希随身携带的“环保小装备”。

  她平时买饮料会让店家直接装在水杯里;出门买面包、干果等都用自备布袋子;用餐时不用一次性餐具,自备的筷子、汤匙和钢制吸管已 经可满足她的用餐需求。冯易希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表明,她从去年起就已经决定要这么做——不用塑料和一次性用品、不产生垃圾的“ 零垃圾”生活。

  作为北京近年来出现的零垃圾倡导者之一,冯易希对“零垃圾”有自己的一套说法:“千万不要被‘零垃圾’的‘零’吓到,我们不可能 做到绝对的‘零’,只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

  据统计,中国每年城市垃圾产生量已经超过2亿吨,加上县城与村镇产生的垃圾,中国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估计每年超过4亿吨。这个数字还 不断上升。在外卖和快递如此普及的情况下,中国产生的塑料包装和一次性垃圾更为显著。据报道,单是去年“双十一”购物节期间,估计就 有超过15亿件包裹,产生超过30万吨垃圾。

  面对如此庞大的垃圾量,有越来越多人和冯易希一样,意识到中国垃圾问题的严峻,并从自身开始做起,减少垃圾的产生。

个人小改变 可能影响更多人改变

  冯易希说,她从去年年底在网上接触“零垃圾”的概念后,“也想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开始,让垃圾从源头减少,或许能推动更大的改变。 ”冯易希基本上不点外卖、不网购,外出不用一次性用品,并尽量购买“零包装”的产品。

  她也借鉴网上的配方在家里尝试自制一些洗漱用品,她用椰子油、小苏打和柠檬精油做成的牙膏,目前仍在使用这些“自制品”。她也选 择使用可降解的竹子牙刷。

  她说:“这些用品都可以代替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并不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个人只要通过微小的改变,就能为环境做出大贡 献。”

  但冯易希表示,现代人处于快捷的消费环境里,零垃圾生活确实有些不便:“超市的东西经常有包装,我会少买水果,但家里人不同意我 买散装的米。”她也说:“在学校里,很多地方售卖的饮料都使用一次性包装,如果想喝的饮料无法装在我自备的杯子里,我就不买。”

  另一方面,冯易希也面临不少质疑。她说:“很多人会问:你一个人这样做有什么用?我觉得一个人总比没有人好,我要把能做的先做到 ,而且一个人的力量还可以影响周围的人。”

  同样是零垃圾倡导者的塔拉(35岁)也透露,以前朋友们会认为她坚持零垃圾很“奇葩”;此外,她的丈夫从事金融行业,“他的工作节 奏特别快,有时喝瓶装矿泉水,会没那么注意,也会叫外卖,零垃圾生活对他而言很麻烦。

  不过,塔拉觉得这是一个慢慢磨合的过程,她会与身边的人分享环保心得,“从小的事情开始去做出改变,会在生活其他地方产生相同的 意识,就可能做出更多改变。”

零活实验室倡导零垃圾生活方式

  随着民众的环保意识增强,中国民间的环保力量也在逐渐团结壮大。汤蓓佳(34岁)在两年前创办了GoZeroWaste(零活实验室),为零 垃圾倡导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也向更多人提倡可持续生活的理念。

  汤蓓佳受访时说:“零活实验室目前还很小众,但这两年关注零垃圾生活方式的人逐渐增多,也有越来越多人愿意用实际行动来支持我们 。”她说,零活实验室在中国15个城市建立了志愿者队伍,通过线上社群和线下活动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目前在北京的社群已有近290人。

环保技巧接地气

  汤蓓佳认为,中国民众都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但之前缺乏方法,导致很多人在理念和行动之间是脱节的”。她说:“因此我们通过分 享接地气的环保技巧,希望帮助更多人把环保落到实处,倡导个人层面的行为改变。”

  “零垃圾”不仅是生活习惯上的改变,更是心态上的转变;除了对环境的重要性,更蕴含了对生活的启发。

“零垃圾”有望成为新风尚

  进行了一年的零垃圾生活后,冯易希说:“‘零垃圾’意味着把生活重点放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而不是放在那些其实相当于垃圾的不重 要事物上;毕竟减少是为了突出重要的东西。”她也说:“零垃圾本身践行起来就是它的意义,另外是让别人参与其中,从舍弃这种可有可无 的垃圾开始,逐渐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随着越来越多人愿意改变生活和消费方式,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担,“零垃圾”生活未来有望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新风尚,也将会是中国 提升环境素养的重要一步。

辛庄村变废为宝

  零垃圾意识也在中国村庄生根发芽,北京首个“环保村”不仅提倡“垃圾不落地”,还把垃圾“变废为宝”。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区的辛庄 村,自去年4月开始,每月首个星期六举办“文化环保市集”,邀请约50个环保摊主来摆摊,志愿者也会在市集上进行垃圾分类。

  《联合早报》记者日前随着环保人士去“赶集”,市集一大早就聚集了上百人,有许多辛庄村的农户售卖自己种植的有机蔬菜,一些摊主 则摆出环保手工艺品,还有一个“零打区”售卖零包装产品。

  塞子(41岁,环保市集统筹)受访时说,市集支持“裸购、裸售”理念,鼓励顾客自带容器来买盐、打酱油、装自制洗发水和洗碗液等产 品。在“零打区”摆摊的李永海(42岁)说:“我们的冬瓜茶只卖两元(人民币,约0.40新元),顾客只要自带杯子,不管杯子多大都可以打 满,希望鼓励大家使用自己的杯子,尽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塞子也介绍了市集的“宝藏区”——一般摆满60多垃圾分类箱的环保回收处,村民会把特殊垃圾种类带过来进行专门回收,由志愿者进行 垃圾细分。她说:“塑料产生多、回收少,志愿者会把一些无法回收的塑料等废弃品改造成蒲团、手提袋、茶席等工艺品,在市集上展示。”

  除了环保市集,辛庄村早在前年6月就开始推行“垃圾不落地”的垃圾回收项目,让环保变成村庄的一种生活状态。

垃圾分类开展两年 垃圾减少八成

  辛庄村村长李志水(52岁)受访时介绍,辛庄村共有392户家庭,每家每户都常备“两桶两箱”,分别回收可堆肥垃圾、不可回收废品、 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环卫工人每天收两次垃圾,一切由村民自治管理。

  目前辛庄村的垃圾已经细分为42种,垃圾分类有效率达到95%,几乎将日常垃圾都“变废为宝”。其中,干垃圾如纸箱、塑料瓶、玻璃等 由专门机构做回收,湿垃圾(厨余垃圾)则用于堆肥和环保酵素的制作,加工后可作为清洁用品。

  李志水说,垃圾回收项目最初由七名志愿者发动,“我们从村民教育开始,给他们上课、讲解垃圾如何分类和分类的好处,加上大喇叭滚 动宣传,激发大家环保的意识与意愿”。

  他透露,垃圾分类开展两年以来,辛庄村垃圾减少八成,十几个露天垃圾站都被清光,以往垃圾遍地的街道变得干净整洁、蚊蝇也少了, “村民亲身体会环境的改善,很愿意参与环保行动”。

  李志水也表示,中国各地目前有好几个村庄也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并希望辛庄村的环保模式能向更多地方推广。他说:“从源头把垃圾分 类好,才能真正变为宝;垃圾并不可怕,只要你真正把垃圾利用好了,它也是有价值的。”

专家: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作为垃圾产生大国,中国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垃圾危机”,专家呼吁从源头减少垃圾,垃圾分类势在必行。根据中国环境保护部去年数据 统计,中国前年的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共1.89亿吨,与往年相比呈现上升趋势。

  其中,上海以879.9万吨的年生活垃圾产生量位居第一,北京紧跟其后,产量为872.6万吨。以北京为例,前年年生活垃圾产量比2015年的 790.3万吨上升约80万吨,日均生产约2万4000吨生活垃圾。

  随着垃圾不断增多,北京的垃圾处理能力面临重大压力。据报道,为了应付垃圾处理缺口,北京近五年已建成42座垃圾处理设施,是历史 上垃圾设施建设最快的五年。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生活垃圾处理已由传统的填埋方式向资源化处理方式转变,去年焚烧、生化等资源化处理方式占60%,填埋则占40%。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向媒体透露,截至前年年底,北京已建成四座生活垃圾焚烧厂、改扩建三座生化处理厂。其中,焚烧、生化处理能 力为每日1万5200吨,生活垃圾总处理能力为每日2万4000吨,恰好应对日均垃圾生产量。

专家:首选对策是“减量”

  面临如此严峻的垃圾处理问题,北京市垃圾分类专家委员会主任王维平指出,解决垃圾问题的首选对策就是“减量”。

  王维平在8月18日举行的中国首届“零废弃日”上分享说,中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行中的三大问题包括:垃圾减量化执行不力 ,农村垃圾管理不到位,危险废物管理漏洞多。

  因此,王维平呼吁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排放,“必须痛下决心,改变我们传统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以改善与每人切身相关的垃圾问题。

  另一方面,王维平也提倡垃圾分类。他表示,垃圾分类的目的除了是便于处理和回收利用,更是“以此为切入点,提高全民族的环境素养 ”。

打赏

上一条:财经综述:中国货币政策一定会更宽松

下一条:谷歌告知美国议员正考虑在中国提供额外服务

  • 0人打赏
    纠错
关闭
同类资讯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
Book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