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Deepseek于不久前横空出市后,中美的AI竞争迎来了剧变。美国斯坦福大学近日发布AI研究报告,揭示中美AI模型性能差距近乎持平。
人工智能研究机构Stanford HAI于4月8日发布《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全面分析过去一年全球AI领域的发展趋势。报告显示,中国AI实力迅速追赶,与美国在顶级模型性能方面的差距大幅缩小,人工智能的计算成本亦大幅下降,推动中国AI技术向高效、高普及的方向迈进。
报告指出,中美AI模型在2023年底的基础测试表现上,美国模型曾在多项指标领先中国17.5至31.6个百分点,但到了2024年底,差距已缩小至仅0.3至8.1个百分点。其中,最小的差距仅为0.3%,几乎并驾齐驱。
中国在高性能AI模型的数量与质量方面持续增长,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重镇。中国目前是全球AI相关学术出版物与专利产出最多的国家,不仅量大,质量也在快速提升。在MMLU、Humaneval等重要基础测试上,中国模型的表现已与美国模型不相上下,展示出AI技术的长足进步。
报告中也强调AI系统推理成本的大幅下降。从2022年11月至2024年10月,执行GPT-3.5等级任务的推理成本暴降超过280倍。硬件层面上,运算成本每年下降30%,能源效率则每年提升40%,大大降低了AI开发与应用门坎。
此外,开源模型与封闭模型的性能差距持续缩小,在部分测试中甚至从8%缩小至仅1.7%,显示开源模型在AI竞赛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虽然美国仍在AI模型总量上保持领先,2024年共推出40个值得关注的AI模型,远超欧洲的3个,但中国与其他新兴区域如中东、拉丁美洲、东南亚等地的AI发展也逐渐成熟,呈现多极化趋势。也许未来几年,中美AI竞争格局将迎来新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