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执法单位在佐治亚州突击检查现代汽车集团与LG能源解决方案合资的电池工厂,拘押逾300名韩籍工人事件,在韩国政经界引发强烈震撼,也让长期存在的“签证瓶颈”问题浮上台面。
有分析指这次行动除移民执法因素外,也不排除与美国来临的中期选举相关。
经韩国政府外交协商与商企界持续交涉,被扣押的300多名韩籍员工的释放事宜已进入收尾阶段。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员工最早于美国时间10日乘坐包机返回韩国。
LG人事主管金基洙说:“政府正积极协助处理,我们也会全力确保员工安全、合法返岗。”
韩为争取职业签证10年投550万美元 惟美国会迟未通过
据韩国产业界透露,过去10年间,韩企已为推动赴美的“韩国专属职业签证”投入约550万美元经费,以期保障在美工厂建设与运营所需的工程和管理人才。然而,相关法案迟迟未获美国国会通过。
据了解,韩企员工若要合法在美工作,主要依赖E类(驻外高管或投资公司人员)、H类(临时专业员工)、L类(跨国派遣人员)等签证。但其中L-1、E-2类派驻签证限制多、门槛高,难以满足大规模技术人员需求。H-1B签证虽可聘用外国专业人才,却因采取“抽签制”,中签率不足一成,难以支撑企业的人力调配。
韩国政府早自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仍在谈判阶段,就已要求美方设立专属签证配额,并提出“E-4签证”设想。但自2012年自贸协定生效以来,《韩国伙伴法》(KORUS Partner Act)仍停滞不前。
打击非法移民政治包袱难脱 “投资热、用工冷”矛盾日益尖锐
韩国舆论指出,美国一方面大力吸引韩企赴美设厂推动本土高科技产业链;另一方面却未调整签证政策,导致“投资热”与“用工冷”矛盾日益突出。
韩企为保障施工效率,更倾向于派遣经验丰富的韩国工程师赴美。但因签证申请程序繁琐冗长,不少企业遂以“电子旅游许可证”(ESTA)或“短期商务签证”派遣员工,形成雇佣的灰色地带。这些员工承担关键工作,却因签证身份不符形同非法滞留,成为执法单位取缔的目标。
旅美韩裔社群向韩国媒体透露,美国政坛正进入2026年中期选举预热期,“打击非法移民”是特朗普阵营守住保守票仓的护身符;突击检查难免带有政治意味,也预示着类似行动或将更趋频繁。
韩国贸易协会通商应对室长赵成大指出:“美国始终未将韩美自贸协定与签证政策结合考量。新加坡、智利、澳大利亚等国都已享有签证专属配额,唯独韩国至今未获同等待遇。”
业内人士警告,若签证问题持续悬而未决,不仅LG与现代的合资项目将受阻,韩国三大电池企业在美数十万亿韩元规模的投资,也可能因人力瓶颈被迫延期,进而影响韩美高端制造合作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