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集团(Citigroup)最新预测指出,全球科技巨头投资在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上的支出,到2029年时,累积将超过2.8万亿美元,高于先前估计的2.3兆万亿元。分析指出,超大规模云端业者(hyperscalers)当前正在积极超前投入,加上企业需求持续升温,推动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张。
路透社报导,自2022年底ChatGPT问世以来,AI热潮引爆了惊人的资本支出与数据中心扩张,虽然曾一度收到中国便宜的DeepSeek模型出世影响,与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而出现信心动摇,但整体投资仍持续加速。
花旗估计至2026年底,超大规模业者的AI资本支出将达4900亿美元,高于先前预测的4200亿美元。微软、亚马逊与Google母公司Alphabet等企业已投入数十亿美元扩建数据中心,以缓解供应不足,满足暴增的AI运算需求。
2030年AI电力需尚须55吉瓦
花旗还估算,为满足全球AI算力需求,到了2030年需额外55吉瓦电力(约5500万瓩)的装置容量,从能源到数据中心,将转化为2.8万亿美元的新增投资,其中光美国就占1.4万亿美元。
报告指出,科技巨头已不再仅依靠获利来支撑投资,因建置成本极高,每增加1吉瓦算力需约500亿美元,部分公司已开始举债应对。这一转变已反映在财报上,现金流正被投资侵蚀,投资人也关注企业如何持续筹资。
花旗强调,企业的实际应用已为AI价值提供外部验证,这也显示AI投资已从趋势炒作走向产业落地,未来将深刻影响科技与企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