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星期五(10月7日)公布的最新就业报告显示,9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6万3000人,失业率意外降至3.5%的近50年低点。拜登一直以强劲的就业数据来说明经济政策正在奏效,协助劳动力市场保持韧性。他当天在马里兰州一个活动上指出,美国选民在11月的中期选举中将面临两个选择:即他以中产阶级为主的愿景或共和党有利于富人的计划。
美国国防部负责采购的副部长拉普兰特(William LaPlante)在星期六(10月8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尽管存在被禁止的合金,但他还是签署了豁免书,允许恢复飞机的交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从现在到2026年,全球经济可能损失4万亿美元(约人民币28万亿元)的产出,相等于德国的经济规模。
美国财政部星期二(10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规模已破31万亿美元(约人民币220万亿元),进一步逼近31.4万亿美元的法定债务上限。在美国政府持续扩大财政支出、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加息的背景下,美国高额且不断上升的债务引发担忧。
美国联准会激烈升息,各国央行为了避免利差过大,纷纷选择跟进,但此举也出现经济衰退风险,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警告,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冲击,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机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危机还要严重,不仅所有地区都会受到影响,亚洲发展中国家更是首当其冲。
欧盟委员会两名高级官员呼吁欧盟制定联合借贷计划,以应对能源价格危机。在疫情时期出台的借贷计划,为欧盟提供了1000亿欧元的贷款,用于补贴成员国的员工薪资。俄罗斯向欧洲提供天然气的北溪管线发生外泄,今年冬天欧洲恐面临非常严峻的供电挑战,综合外媒报导,这场危机恐怕很快曼延到通信网络,由于备用电源不足,民众到时候可能连手机都无法使用。
美国已停止发布针对特定国家与地区的新冠旅行健康通知。美国疾控中心4月已取消了针对约90个国际目的地的“请勿前往”新冠旅行建议,称第4级旅行健康通知仅适用于“特殊情况”。
取消45%的最高所得税率是特拉斯政府9月23日公布的迷你预算措施,但出台不久便引发金融市场和政治震荡。财政部长克沃滕昨天宣布撤回。不过交易员警告,这个政策U转不足以制止英镑的持续跌势。
华盛顿遏制北京工业雄心的努力升级。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计划宣布对中国获取美国半导体技术实施新限制,令这个规模5500亿美元的行业面临增长风险。 根据目前的指引,应用材料公司等美国芯片设备制造商在某些情况下获准向中国销售机械设备,或为一些中国公司配备生产先进程度较低半导体的设备。
以美元计算的日本正在萎缩。如果按1美元兑140日元计算,预计2022年的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时隔约30年低于4万亿美元(约560万亿日元),基本与第4位的德国持平。以美元计价的日经平均指数今年下跌2成。工资也退回30年前,令日本的购买力和人才吸引力下降。以附加值高的产业为基础,转向工资上涨、货币走强的经济结构成为日本当务之急。
位于波罗的海水底的“北溪1号线”和“北溪2号线”两条天然气管道,上周连续发生至少四处气体泄漏,大量天然气由海底涌出。瑞典国家地震台网称,泄漏区域发生了两次水下爆炸。各方均认为,此次泄漏极可能是“蓄意破坏”所致。由于两条管道深处海底,且覆盖钢筋混凝土外套,保护力足够,破坏并非易事。实施如此高难度的精准爆破,非国家级军事力量恐难以达成。事件不仅意味欧洲透过上述管道接收俄罗斯天然气的最后预期破灭,还标志着大国博弈升级到了一个危险阶段,“混合战争”更无底线,或将开启袭击重要民用基础设施的恐怖主义战法。
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德国北溪1号和北溪2号管线,近日遭人为蓄意破坏,有四个位置外泄大量天然气,而北溪管线出现神秘大破洞,究竟是谁炸的,用什么方法炸开,各方说法不一,成为全球巨大的谜团。有专家认为,轰炸北溪威力「与二战的巨型炸弹」相当,利用水底无人机和潜水员在北溪管线上安装水雷或炸药,即可在海底进行炸破。
扑朔迷离的俄欧能源动脉北溪1号、2号管道爆炸事件,给本就难分难解的俄乌战争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在俄、乌、美、欧等国之间掀起了一顿泥巴战。 不管这起事件是谁主谋,俄罗斯和德国都是最大的受害者,德国被断掉了来自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必须加大进口美国的液化天然气,能源危机势必持续加剧,俄罗斯则等于被废掉了唯一可用来牵制欧洲的王牌,被斩断了经济命脉。
中国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网站1日消息,9月26日至30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6届大会在维也纳举行。自去年11月中方在机构理事会就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开启政府间审议进程以来,机构首次在大会层面审议三国核潜艇合作问题。中方在会上彻底打掉了美英澳三国强行推动旨在为三国核潜艇合作谋求「合法化」的修正案。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