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经济展望原本不乐观,但在中国大陆全面解封且顺利度过疫情高峰之后,诸多国际机构及人士转趋乐观,认为多了一个提振经济的拉动因素,可对流转于通膨与衰退之间的全球经济产生关键性转折效应。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说,美国企业对继续开拓中国市场充满期待,并称美中两国经济不能“脱钩”,加强合作才有益于两国人民。 艾伦乐见美中双方增加沟通和交流。他说,当前全球正面临多重危机,作为世界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家,美中两国需要加强沟通与协调,促进本国经济增长以缓解全球经济增长压力。
中国央行承诺将通过货币政策支持国内经济发展,而疫情管控放开后,经济复苏超过预期,可能已改变央行背后的考量。去年12年中国突然放弃动态清零政策,消费和服务业迅速复苏,一些经济学家对否有必要实施更多刺激措施产生疑问。不过,房地产、耐用品、制造业和出口等行业依然疲软,意味着中国央行可能认为依然有必要贯彻上个月稳增长支持内需的承诺,市场仍对央行降息或降准存有预期。
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全面恢复大陆与港澳人员往来的通知》,为给大陆与港澳人员往来提供更大便利,6日零时起,全面恢复大陆与港澳人员往来。取消经粤港陆路口岸出入境预约通关安排,不设通关人员限额。恢复大陆居民与香港、澳门团队旅游经营活动。
香港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建造30个候机楼,让各地旅客不用入境香港就可进入机场禁区,简化出入境香港的程序。大湾区有7000多万人口,他希望香港国际机场能扩大在大湾区的服务,让当地居民感觉香港机场就是自家机场,更愿意用于出行。香港导游总工会理事长黄嘉毅说,很多导游因已转行有较稳定的工作,不愿重回旅游业。
澳大利亚粉碎一个中澳跨国洗钱团伙,查封价值1亿5000多万澳元(人民币约7亿元)的资产。 警方说,洗钱团伙利用“脏钱”,为无法把大笔金钱转移出中国、但有意在海外购买房产的中国人提供资金,并收取10%的佣金。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2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21兆207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资本形成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0.1%。专家分析,2023年随着政策稳增长重心转向「恢复和扩大消费」,投资尤其基建投资的作用或有所淡化。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星期五发布通知,2月6日起,全面恢复大陆与港澳人员往来。取消经粤港陆路口岸出入境预约通关安排,不设通关人员限额。自香港、澳门入境人员,如七天内无外国或其他境外地区旅居史,无需凭行前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入境。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的2022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2022年中国外贸有三大精彩表现,就是站上了新高度,释放了新动能,作出了新贡献。中方已经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电动汽车、太阳能产品、锂电池成为出口新增长点。
财新中国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略高于去年12月0.2个百分点,走势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月份制造业PMI一致。不过,统计局公布的1月制造业PMI录得50.1,高于去年12月3.1个百分点,时隔三个月重返扩张区间。PMI的数值高于50代表扩张,低于50则代表萎缩。
据香港金管局官网消息,香港基本利率是用作计算经贴现窗进行回购交易时适用的贴现率的基础利率。目前基本利率定于当前的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的下限加50个基点,或隔夜及一个月香港银行同业拆息的五天移动平均数的平均值,以较高者为准。
2022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兆8866.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至此,全国GDP排名前十城市均已公布了2022年经济成绩单。上述数据显示,武汉2022年GDP超越杭州。根据官方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城市GDP十强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和南京。
中国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重回扩张区间,显示中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据通报,中国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这是在连续三个月运行在50%以下后,PMI重新回到扩张区间。
国家统计局星期一发布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数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张鹏对此进行解读称,2022年,全国文化产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文化新业态行业发展韧性持续增强。 张鹏说,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180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0.9%。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官网星期天发布通知称,自即日起,驻日本使领馆恢复审发日本公民赴华普通签证。 日本企业对中国恢复审发日本公民赴华普通签证表示欢迎,并称比预期中要快。 受新冠疫情影响,日本对华投资等经济交流在约三年间停滞不前。日本对赴华恢复免签和骤减的飞机航班的期待也日益高涨。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公告称,今年起将不再为跨境远程文凭证书提供认证。公告说,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心对于受疫情影响,被迫选择通过在线方式修读部分或者全部课程的留学人员,在满足国(境)外高校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后,其所获得的学位可以获得正常认证。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