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产业链被新冠肺炎疫情所影响甚至破坏已难以避免,清华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主席黄奇帆认为,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一方面要积极抗疫、另一方面要从中看到产业链重构机遇。他认为中国的疫情控制成就,正让世界产业链中心朝中国大陆转移,并指出官方应坚持扩大改革开放,加速优化营商环境,看准机遇「引资补链」、「引资扩链」,利用世界市场的资本活水,灌溉高端制造产业链的良田。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持续蔓延,不少国家出现防护物资短缺。滞留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更是面临口罩脱销、洗手液限购、预防药品买不到的问题;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纷纷向海外的中国留学人员发放「健康包」,包内有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品,大多数都由国内筹集,跨越山海,运送到各个驻外使领馆,再由使领馆请学联或直接快递寄送到留学生手里,货到不付款。每个「健康包」都让人感受到心意满满!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好转,中国也主动向全球升出援手。在当前美国泥菩萨过江、欧洲各国自顾不暇之际,中国开始扮演起新一代「救火队长」角色;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已向89国提供紧急救助行动,堪称公共卫生版的「马歇尔计划」。有美国学者更直言,在重大国际危机时,北京取代华府成为领导者,这可能是数10年来头一遭。
随着中国大陆復工復产接近正常水准,出口也逐渐恢復常态,28日上午10点,「中欧班列」(武汉)X8015/6班次列车载运着50个货柜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出发,列车将从阿拉山口出境,预计15天后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将眾多医疗抗疫物资运往欧洲。这也是自疫情封城以来,从武汉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被外界解读代表着中欧班列正式恢復常态化营运,按下「重启键」。
面对疫情各国均以闭关抗疫,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二战以来最严重,这或许就是一场赤裸裸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与无形敌人对抗的全球性战争,也可叫“人类与病毒的战争”,或称“病毒战争”。对于如何打赢这场战争,如何尽快恢复经济,是各国政府紧要任务。各国政府施出方案基本是降息、降准、降税、降费、补助、补贴、量化宽松(QE)等,特别是美国当前影响最严重,制定的纾困法案也是最大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央行为何暂未实施降息方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中国积极与各国携手抗疫,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称,中国大陆目前已分4批组织实施对8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抗疫援助,现正在制订第5批援助实施方案,从地域分布看,中国向28个亚洲国家、16个欧洲国家、26个非洲国家、9个美洲国家、10个南太国家提供紧急援助。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