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英国的最新研究显示,儿童感染新冠的可能性几乎与成年人一样,但他们出现症状的可能性较小,11岁以下病患有半数属无症状。此外,儿童如果感染了德尔塔变种病毒似乎较不会演变成重症。
本周是诺贝尔奖颁奖周,紧接着在生医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公布之后,诺贝尔奖6个奖项中唯一非学术类奖项─和平奖(Nobel Peace Prizes)10月8日正式公布,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将2021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瑞萨(Maria Ressa)以及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两位记者,表彰他们为维护言论自由所付出的努力,因为这是维持民主与持久和平的先决条件。
由德国化学家李斯特与美国化学家麦克米伦得奖,两人以不对称有机催化研究获此殊荣。学者表示,这项技术有助于药物合成,能避免金属残留,对于药物研发具有相当大的帮助。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于北京时间6日下午5时45分揭晓,由德国化学家李斯特(Benjamin List)与美国化学家麦克米伦(David W.C. MacMillan),以不对称有机催化而得奖。其中,李斯特2017年曾来中央研究院周大纾纪念研讨会发表演讲。
瑞典皇家科学院周二(5日)宣布,把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人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做出突破性贡献的成就。
进入10月,也就是即将迎来一年一度诺贝尔奖颁奖。 2021年诺贝尔奖(Nobel Prize)今(4)日揭开序幕,率先颁发生理学或医学奖(或称生医奖),由两位美国学者发现人类感知温度与痛觉感测器的美国学者者共享荣誉。关于学术界最高荣誉「诺贝尔奖」,或许还有不少幕后让你感到好奇。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率先揭晓,美国科学家大卫·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因在感受温度和触觉方面的发现获奖。
巴黎萨克雷大学( IHES )官网显示,从9月1日起,曾获有「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得主、法国数学家洛朗・拉福格已正式加入华为团队,在华为展开数学研究。 9月28日华为心声社区发布华为总裁任正非的最新讲话《敞开胸怀,解放思想,敢于吸引全世界最优秀人才》中也再强调要关注「高鼻子」人才的获取。
由全球四大洲研究人员参与的一项研究,对2019冠状病毒进行深入分析,并创建了至今为止最详细、规避冠病病毒突变的过程图;这有助科学家研发有效对抗德尔塔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异病毒的疫苗或治疗方法。
日前公布的一项全球关键性临床试验(以下简称「SPECTRA」)结果显示:中国企业三叶草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蛋白新冠候选疫苗SCB-2019对所有新冠变异毒株具有「显著」的保护效力,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其中,对目前占全球所有新冠病例90%以上的Delta病毒的保护效力为79%,对另外两种变异毒株Gamma和Mu的保护效力分别为92%和59%。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22日公布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大陆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兆4393.1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加2249.5亿元、年增10.2%,增速较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但在R&D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则为2.4%,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