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CNBC报导,美国税务与移民咨询公司「Nomad Capitalist」日前公布2023全球最强护照排名,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从去(2022)年的第35名一次攀上冠军,首次挤进前10名,就挤下去年冠军卢森堡。Nomad Capitalist评分的2至10名依序为卢森堡、瑞士、爱尔兰、葡萄牙、德国、捷克、新西兰、瑞典、芬兰及荷兰。
星际矿业又成为新闻焦点。今年一月,总部位于加州的新创公司AstroForge宣布,他们将在2023年打好基础,成为首家开采小行星并将矿物带回地球的商业公司。这2个任务分别将于今年4月和10月启动,并交由SpaceX火箭发射,测试相关技术并调查目标小行星。目标是开采天体上含量很高,但地球上稀少的铂系元素(PGM)。
美国服务业2月扩张幅度超出预期,一项衡量订单的指标攀升至逾一年高位,就业人数增加。供应管理学会(ISM)服务业指数基本持平,报55.1,超过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54.5的预估中值。指数高于50,表明服务业处于扩张区域。
尽管去年中国大陆备受疫情及美元快速升息、俄乌冲突等外部因素的挑战,但人民币国际化仍然持续加速发展。渣打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环球指数(Renminbi Globalisation Index, RGI)于2022年11月创出3452点的历史新高。全年上升26.6%,增幅更是超越了前年的18.5%。
美国与日本、荷兰在1月下旬达成了半导体设备管制协议,协议内容具有高度敏感性。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研究员进行深入调查后,协议的内容涉及的项目与技术节点都已非常明确。该项报告还推测,美国下一步可能先把与半导体设备及制造相关的德国与韩国拉进这项多边协议,甚至于逐步推广到整个欧盟,形成一项新的半导体多边出口管制制度。
香港交易所说,将于今年上半年开设伦敦办事处,以推广全球互联互通,服务遍布世界各地的客户和发行人。 多家中资企业近年从美国下市,美中关系紧绷下金融面显现脱钩初步迹象。纽约证券交易所审慎以对,高层欢迎中国企业赴美挂牌之余,强调遵守美方审计准则的重要性。
国际需求呈现断崖式下跌,中国多个港口空置集装箱箱堆积已创下历史新高。港媒报导称,深圳盐田港堆放的集装箱箱已达6、7层楼高,即将冲破开港29年以来最大空集装箱箱堆积量。报导说,事实上不只是中国外贸承受压力,根据日本海事中心一月的数据,整个亚洲出口都在下滑。
根据最新的经济数据报告,中国经济近期表现超过了最乐观的分析师预期,但令人意外的是,对在中国营运的美国企业对依然对经济前感到悲观。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在解除严格疫情防控后快速复苏,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上月攀升至52.6,创下11年新高。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美东时间3月1日在向国会提交的拜登政府《2023年贸易政策议程和2022年度报告》中说,将继续实施有针对性的对华301关税豁免程序,并保留在必要时进一步进行关税豁免的选项。该办公室表示,拜登政府2023年的贸易议程将侧重于在传统自由贸易协定之外创建新的框架,并实施现有的贸易协定。
尽管太阳能和电动车等更多清洁技术有助限制煤炭和石油使用增加的影响,国际能源总署(IEA)今天仍表示,去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创下历史纪录。根据能源总署统计,2022年全球能源相关排放量上升0.9%,相当于3.21亿公吨,总量达到创纪录的368亿公吨。
德国通货膨胀在2月份意外加速,在本周其他欧洲经济体公布的通胀数据超出预期之后,最新数据令欧洲央行控制通胀的任务变得更加复杂。 欧洲央行官员正准备在3月再加息50个基点,其中许多人都支持在3月份之后继续大幅度升息,直到通胀率朝着2%的目标可持续地回落。
苏富比正在从长期以来的业务立足点香港向中国大陆扩张,看好中国的富裕阶层,而无惧经济放缓担忧。这家拍卖行巨头今年将扩大上海代表处,并直接在中国大陆展开交易。虽然它早在1994年就这么做过,但由于香港的亚洲艺术中心地位,后来中国大陆的销售活动被并入香港举办。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1日出席国新办「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被问到工信部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考虑与着力点时,他响应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包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及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如人形机器人、元宇宙等前沿领域,并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
过去两年,全球芯片荒导致供应链中断,美国开始加强芯片生产在地化,大手笔砸下520亿美元推动芯片法案,补贴在美生产芯片的厂商。然而,麻省理工学院未来科技研究项目负责人Neil Thompson却认为,目前这些投资无法让美国阻止中国大陆取得领先地位,除非厚实人才库,且政府与企业联手合作,否则中国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老大。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中国今年天然气需求超预期大增对欧洲天然气供应的冲击,可能比俄罗斯供应全面停止来得更大。中国今年更快的经济增长应该会提升燃料需求,但最大的问题是,这是否会推动天然气采购量达到前几年的高峰。能源署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将在今年回弹近7%。欧洲的消耗量去年出现了有纪录以来的最大降幅,降幅今年可能略有放缓。能源署和欧洲联盟官员警告,由于前最大供应国俄罗斯的供应减少,维持消费纪律对欧洲大陆仍然至关重要。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中国外汇」2月27日消息,近期,有观点质疑2020年至2022年中国中国贸易投资顺差合计近1.9兆美元,但外汇储备、外汇存款等数据未获同步增长这一问题。厘清贸易投资顺差去向,需要从中国整体对外资金来源与运用角度观察,而不应简单地把贸易投资顺差对应于外汇储备、外汇存款等数据变化。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