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Dove品牌产品业务的英国消费品巨头联合利华(Unilever),将把集团旗下的冰淇淋业务剥离集团,并且可能在全球削减7500个工作岗位,这几乎是它全球员工总数的6%。这个重大的重组计划,在今后三年将为集团节省8亿欧元的成本。受影响的主要是办公室工作岗位。
「中国超低价电动汽车给普通美国消费者带来希望。」观察者网引述彭博18日发表专栏作者基诺·哈顿(ByKeith Naughton)署名文章,再度把焦点对准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对美国老牌车企带来的挑战。文章指出,中国物美价廉的汽车被美国同行视作「巨大的战略威胁」,正迫使后者为普通消费者生产价格更加合理的产品。有业内人士称赞中国汽车不仅在成本控制领域十分出色,设计也做得越来越好,并呼吁西方车企必须向中国同行学习。
美国芯片龙头英伟达(Nvidia)表示,正在扩大与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合作,此外,英伟达也在与联想合作部署大型语言模型(LLM)。 英伟达负责汽车业务的副总裁夏皮罗(Danny Shapiro)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明年Drive Thor将进入比亚迪汽车。他说,中国汽车制造商数量庞大,也有很多激励创新的措施,有利发展自动驾驶的法规。
美国上周公布通胀数据显示,通胀压力持续,经济学者分析指,美联储未来三个月减息机会很微;此外,日本早前公布的首批加薪结果,为符市场预期的5.28%,加幅为逾30年来最高,触发市场人士对当局即将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憧憬。经济学者又指,日本在19日宣布轻微加息,结束“负利率”政策机会很大。
印度正加速发展半导体产业,印度信息技术部长Ashwini Vaishnaw发下豪语,印度五年内将成为前五大芯片强国,引发外界高度关注,但《华尔街日报》以「印度芯片发展雄心如何受到中国牵绊?」为题撰文指出,中美紧张局势的影响和中国的雄厚财力,以及印度上游工业能力严重匮乏,可能会阻碍印度在这一领域的发展。
在疫情之后,中国家长对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兴趣正在回升,但有迹象显示,几十年来估计有300万中国学生去的美国可能正呈现下降趋势,美中关系同时正在受到地缘政治变化的影响。
随着监管环境的收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这些年来在中国进行私募基金投资的美国机构虽然在帐面财富上有不少收获,但是现在要退出投资并收割成果却遭遇不少困难。对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分配了超过40亿美元的4家美国公共养老金对媒体表示,那些已接近10年期限的中国股权投资只好推迟赎回。
世界卫生组织援引英国《柳叶刀·神经学》杂志发布的一项新研究表示,2021年全球超过三分之一人口,即超过30亿人受到神经系统疾病影响。导致健康损失的十大神经系统疾病是偏头痛、中风、婴儿脑损伤、痴呆症、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神经损伤)、脑膜炎、癫痫、早产儿神经系统并发症、孤独症谱系障碍和神经系统癌症。
欧洲联盟航空安全机构高官说,中国C919客机需等候多年才可能获得欧洲飞行认证。中国商飞C919窄体客机在2022年获得中国境内飞行认证后,于去年5月投入服务。该客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空中巴士和波音畅销客机机型。 中国商飞最初在2019年向他们申请欧洲飞行认证,然后在去年11月再次提出申请,希望能在2026年前获得此认证。
中国电动车出口暴增导致一些国家考虑以不公平竞争为由对中国汽车进口设限,一些中国车企正考虑或谈判在海外扩大设厂,以排除贸易纠纷的干扰并持续扩大在全球的市占率。报导说,中国产电动车出口暴增,不仅导致欧盟,而且也引起美国政府的关切与关注。在上海设厂生产电动车的特斯拉创始人兼CEO马斯克(Elon Musk)今年1月底曾经表示,外国车企如果没有贸易壁垒的保护有可能被中国出口电动汽车打得一败涂地。
联合国旅游组织(UNWTO)最新报告指出,随着新冠疫情出入境限制解除,全球跨国旅游的开放程度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准,落地签、电子签以及免签等便利措施也不断扩大。报告显示,全球需要办理传统签注的比例在2008年和2018年分别为77%与59%,但在2023年已降至47%。前往中东地区需要传统签注的人口比例自2015年的71%减少至2023年的57%。
华为2023年经营回归常态,全球销售收入超过7000亿元,逾9%增长。此外,阿里巴巴计划未来3年在韩国,砸下11亿美元兴建设物流中心,拓展业务。 华为始终保持对研发的强力投入,透过技术创新构筑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竞争力。2021至2023三年研发投入占比公司收入均逾20%。2023年,华为的研发投入总额排名居全球前五。研发上持续加大投入,前三季研发费用为1149.91亿元,同比增加44.10亿元,占前三季度收入25.4%。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薛澜接受中新社旗下《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需平衡安全与发展。过去一年来,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成为国际社会热门话题。
中国汽车大厂比亚迪旗下的高端品仰望,最近发布第二款纯电动超跑仰望U9,售价人民币168万,是比亚迪史上最贵的纯电超跑。搭配1300匹马力,最高时速可达309公里,0到100公里加速只要2.36秒。预计2024年中正式启动交付。比亚迪不仅抢攻超跑市场,也扩大新能源车的价格战战线。新推出的两车款秦PLUS与驱逐舰05荣耀版,最便宜的车型7.98万人民币起跳。
中国的工厂出口正在以几乎超出所有人预期的速度迅猛增长,从钢铁和汽车,到消费电子产品和太阳能电池板,在西方国家各种抵制措施造成短期下挫后,中国商品仍然到了更多的买家。许多国家发现这使得本国就业受到威胁,也因此引发了愈来愈多对中国商品的反对声浪。
上个月比亚迪的第一艘汽车运输滚装船停靠德国不来梅港,在当地引起轰动。德国《世界报》分析指出,「电动汽车只是工业产品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在不久的将来,这股浪潮可能会从中国席卷德国」,并随后淹没整个欧洲。评论文章说,电动汽车只是工业产品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在不久的将来,这股浪潮可能会从中国席卷德国。这些产品在价格方面在欧洲往往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欧洲的企业和政治人物将不得不寻找新的答案来应对挑战。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