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耶伦访华,虽未取得实质性收获,却也打破横亘中美之间的冷漠僵局,为两国恢复沟通铺陈出无限的可能。拜登气候特使克里将接续访华,商谈双方在气候变迁上的合作,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也表态希望出访中国,都是很好的发展。沟通对话意味中美之间虽矛盾难解,激烈竞争不可免,但在经济、金融及节能减碳等领域,仍有协商谈判与合作的空间。
从2003年7月9日,瑞银通过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机制完成外资购买A股股票第一单,意味着QFII正式中国证券市场上参与投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大幕由此拉开。目前QFII/RQFII(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逐步成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数量达到770家,持股市值约兆元,成为中国A股增量资金的稳定来源之一。
回购的另一考虑是满足股东流动性需求。据公开信息,蚂蚁集团持续以合适方式为股东提供可行的流动性方案,截至2022年底已实施两次分红。本次发起回购,所有股东均可在回购比例内自愿选择是否参与。
随着欧洲企业在中国商业信心降至历史最低点,欧商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乐观情绪也大幅下降。不过,大多数企业仍表达留在华南地区拓展业务的意愿。 欧盟商会华南分会副主席金路卡认为,随着中国在疫情后逐步开放,供应链恢复正常,中欧关系回暖,企业的业务会开始见起色。
全球化问题在美中地缘政治关系改变后,突然成为两国战略竞争的焦点,尤其是在科技的流通与应用上造成许多极具讽刺性的现象。据《欧亚时报》报导指出,中国「间谍」气球飞入美国腹地引发外交风波,气球还被查出里面载有美国技术制造的元件。同样的事也在亚洲发生,印度同样也用购自中国的科技产品用来监视共军在边境的举动。然而,「这就是全球化!」
德国向来被称为欧洲经济火车头,但外媒示警,德国正在拖累欧洲的经济,主因在于能源价格高昂、全球需求不振以及中国经济复苏不如预期等。 德国经济高度依赖制造业,在过去的经济危机中,往往能藉由全球对德制产品的强劲需求扭转颓势,但德国目前面临更难解的结构性问题,包括俄乌战争推升能源价格,使生产成本更高昂,加上高通膨和高利率,也使得海外消费者难以负担更高价位。
知情人士透露,在香港上市、以七色珠光为品牌销售颜料的环球新材国际已就默克子公司发出了具有约束力的收购献议。环球新材国际正就潜在收购商讨融资选项。
中国欧盟商会表示,中国和全球经济放缓成了在华欧洲企业的最大商业挑战,其次才是中美政治局势紧张和脱钩问题。 文件显示,将中国视为未来投资前三大目的地的欧洲企业数量创有记录以来新低,只有55%;2022年在中国市场获利的欧洲公司数量较前一年下滑了三倍,中国利润对欧洲公司的重要性也连续两年下跌。
美国财长叶伦(Janet Yellen)回答议员质询「去美元化」威胁时谈到美元将会继续衰退,欧洲太平洋资本(Euro Pacific Capital)执行长兼全球策略师希夫(Peter Schiff)表示,美元衰退将远比叶伦所警告的还要「严重得多」。他警告说,这预示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将大幅下降。谈到联准会主席鲍尔(Jerome Powell)时,他认为当前通膨的严重程度却不升息,是为了不想吓坏市场而做出的决定。希夫还认为市场将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挤兑。
双柜台模式指的是港股市场设立港币和人民币两个柜台,分开交易两种货币股票。据港交所此前公告,两个柜台下的证券属同一类别,投资者可在不改变实益拥有权情况下互换同一个发行人发行的港币柜台证券及人民币柜台证券。 此外,为鼓励交易所参与者成为双柜台庄家,增加人民币柜台的成交活跃度,香港特立法会已于今年1月通过《2022年印花税(修订)条例草案》,免除以上交易过程中的庄家印花税。
美国财政部周五表示,没有将任何一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将瑞士纳入「观察名单」,台湾、中国和韩国等国则续留名单中。 这份报告着眼于享有巨额贸易顺差的国家,这些国家积极干预外汇市场以获得贸易优势。 瑞士于2020年12月被列为汇率操纵国,并成为「加强」讨论的对象,但已于去年从观察名单中删除。
在中国当局的禁购令颁布近一个月后,美国内存芯片制造商美光星期五表示将继续致力于在中国市场运营,并宣布将在西安工厂投资43亿元人民币。美光已决定收购力成半导体(西安)有限公司(力成西安)的封装设备,还计划在美光西安工厂加建新厂房,并引进全新且高性能的封装和测试设备,以期更好地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
最新报告预计,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2023年将有1万3500名中国富豪出走,数量为各国之最。恒理环球的报告也显示,高净值流出人数排在第二的是印度,有6500人。英国高净值人士的流失也将因为脱欧等原因增加一倍,成为全球第三大百万富翁流失国,超过排名第四的俄罗斯。
2013年6月6日,前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员工爱斯诺登(Edward Snowden)接受了普立兹奖的记者葛林华德(Glenn Greenwald)采访,揭露了包含美国棱镜计划(PRISM)、梯队系统(ECHELON)等多个过去只存在于阴谋论题材中的全球大规模监控行动,包含从设备到所有全球网络封包的监控技术等曝光,本周二(6)正值吹哨事件10周年之际,他们再会于网络影音串流平台Rumble大谈当前美国政府的独裁方式,以及对于媒体的掌控和当代媒体配合政府粉饰丑闻的技巧。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