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气候暖化和厄尔尼诺现象预期即将回归,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在2023年或2024年创下新高纪录。厄尔尼诺现象也可能加剧各国已在经历的气候变化影响,包括严重热浪、干旱和野火。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往往会引起全球多个地区气候异常。
芬兰最大的欧基洛托核电厂3号机(Olkiluoto 3))将于本周日(16)开始正式运转,这座被延误多时的反应堆将增强该地区的能源安全性,该地区的能源供应曾遭到俄罗斯切断天然气和电力供应的打击。核能在欧洲仍然存在争议,主要是由于安全问题,OL3的启动消息正好与德国关闭其最后3个反应堆的时间相近,而瑞典、法国、英国等国则计划建设新的核电厂。
一份智库报告称,2022年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占世界电力的12%,创历史新高。总部设在英国的能源和气候研究小组Ember星期三(4月12日)发布年度全球电力回顾报告称,风能和太阳能的创纪录增长,促使2022年世界电力排放强度降至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
根据氢能基本战略的修改大纲,日本力争在2030年前后实现氢能源技术商业化,同时推高氢能源产量。目前,日本每年供应约200万吨氢,新目标是2040年将氢能源产量提高到1200万吨。
沙特阿拉伯和其他主要油国今天出人意表宣布自5月起至年底每天共将减产115万桶原油,此举可能造成全球各地油价上涨,恐怕导致沙特对美国关系进一步紧绷。这是OPEC+自从去年10月宣布每天减产约200万桶以来最大幅度减产,物价飙涨在当时是即将举行的美国期中选举主要议题。拜登当时矢言,减产之举将会造成「后果」,美国民主党国会议员则呼吁冻结与沙特的合作。
今年初传出中方已下达通知允许4家国有企业可以进口澳大利亚煤炭,消息到最近才正式明朗化,持续了2年多的澳大利亚煤炭禁令终于解除。中方解除澳煤禁令的原因除了与澳大利亚新政府关系趋于缓和之外,用来取代澳煤的蒙古与俄罗斯煤炭也有一些因政治问题造成的麻烦,澳煤被禁后也找到新的买家,马上要转向大量供应中国也没那么容易。现在双方终于都体会到,因政治争端而进行贸易制裁真是一个毫无效果且自找麻烦的政策。
联合国发布报告称,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摄氏度,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030年至2035年间,全球升温幅度有50%的可能性突破1.5摄氏度。报告指出,确保所有人拥有宜居和可持续未来的机会之窗正在迅速关闭。人们在近10年内采取的措施,将对当前和数千年后的地球造成影响,尤其是荒漠化和海平面上升等长期风险。
中国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最大、也是风电成长最快的国家,其中大部份风力发电机都装设于西部与北部高原地区。目前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三峡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管理该风电场的三峡集团宣布,这座风电场到3月15日为止,累计发电量已突破1亿千瓦小时,比原先预订的「亿度电目标」提前2个月完成。
俄乌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欧洲能源危机掀起了液化天然气(LNG)热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报告显示,虽然去年全球LNG供应仅出现了小幅增长,但贸易额达到了历史最高。欧洲的需求飚升成为主要推手,美国则成为主要获益国。对于今年,IEA认为中国的LNG需求将成为关键。一旦中国需求增大,在欧洲失去俄罗斯管道天然气供应的背景下,全球购气竞争将加剧、LNG价格将再度上涨。
一项独立研究调查星期一指出,截至2050年,德国经济将因极端天气面临最高达900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 德国目前正在寻求合适的气候应对措施,以减少经济损失。 德国经济部和环境部引述这份研究报告称,根据全球暖化的程度,极端高温、干旱和洪灾将导致德国在2022年至2050年间,面临2800亿至900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
尽管太阳能和电动车等更多清洁技术有助限制煤炭和石油使用增加的影响,国际能源总署(IEA)今天仍表示,去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创下历史纪录。根据能源总署统计,2022年全球能源相关排放量上升0.9%,相当于3.21亿公吨,总量达到创纪录的368亿公吨。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中国今年天然气需求超预期大增对欧洲天然气供应的冲击,可能比俄罗斯供应全面停止来得更大。中国今年更快的经济增长应该会提升燃料需求,但最大的问题是,这是否会推动天然气采购量达到前几年的高峰。能源署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将在今年回弹近7%。欧洲的消耗量去年出现了有纪录以来的最大降幅,降幅今年可能略有放缓。能源署和欧洲联盟官员警告,由于前最大供应国俄罗斯的供应减少,维持消费纪律对欧洲大陆仍然至关重要。
日本和欧洲公司正在对越南海上风电领域进行重大投资,希望可以充分利用越南可再生能源的优势。住友集团将在越南建设装机容量500兆瓦至1吉瓦的风力发电厂,预计2030年投入运行。若项目进展顺利,该集团将考虑同越南各家公司合作,促进在越南开展的各项目,包括越南北部。
国际能源总署(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表示,受到暖冬影响,欧洲今年冬天看似打赢了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战争,没有出现高电价或供电危机,但明年是否也一样顺利,还很难说。根据投资银行杰富瑞集团(Jefferies Group)表示,目前欧洲的天然气储存量已达到64%,远高于过去五年这个时间的水平45%。不过能有这样的储量成绩,部分要归功于去年上半年,俄罗斯天然气仍正常输送到欧洲。即使是现在,供应量也维持在过去的20%左右。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