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矿业又成为新闻焦点。今年一月,总部位于加州的新创公司AstroForge宣布,他们将在2023年打好基础,成为首家开采小行星并将矿物带回地球的商业公司。这2个任务分别将于今年4月和10月启动,并交由SpaceX火箭发射,测试相关技术并调查目标小行星。目标是开采天体上含量很高,但地球上稀少的铂系元素(PGM)。
中国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说,一个地方生产性服务业发达,通常相对应的就是高水准的制造业。中国制造要提高竞争力,需要服务业支撑。 刘世锦认为:“第一,正确认识制造业和服务业、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第二,稳制造业比重就要稳出口; 第三,加快推动制造业的低碳绿色转型。”
中国是稀土行业的龙头,先前传出中国商务部拟定禁止出口技术的目录,包括稀土技术出口,其可能成为反击美国封杀的重要手段。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瑞典也发现欧洲最大稀土矿床,但外媒却分析要实际开采并不容易的关键。
近年来电动车、储能两大趋势锐不可当,带动锂电池的需求倍数激增;因颜色特征被称为「白色石油」的锂矿,虽然蕴藏量丰富,但从发现到开采往往需耗时6、7年,还需要加工精炼才能达到电池级程度,因此锂电池所引发的锂矿争夺战已经愈演愈烈。
盖达尔经济政策研究所近期一项调查显示,俄企如今主要使用中国大陆和本土产品替代原本从「不友好国家」进口的设备和零配件等。尤其在设备市场上,去年有近七成俄企选择了中国大陆供应商。有俄专家预计,「中国大陆制造」未来在俄工业的市场占比还会更高。报导称,盖达尔经济政策研究所调查实验室今年1月对约1000家俄企下发问卷,调查其在设备、备用零件和配件中受到次级制裁的进口商品的更换情况。
俄乌战争的焦点似乎在于俄罗斯与西方角力,以争夺如钛等,被美国政府列入35种「关键矿产清单」的重要战略资源。钛如钢一般坚硬,但却轻了45%,并有绝佳的抗腐蚀和抗疲劳性。此外,它约可耐热华氏1000°—1150°(摄氏537.78°—621°)。相对的,传统铝合金最高只能耐热华氏350°(近摄氏177°)。
近日外媒报导美国第3大电脑商戴尔公司要逐步将供应链移出中国,成为苹果移出中国供应链后另一项震撼中国产业界的举措。中方对此的评论着重在西方国家不应「孤立中国」或「与中国脱钩」,这种以中美战略竞争的角度看待外商的投资策略转变,显然错看了外商转移供应链的避险需求。大部份外商转移中国供应链既非为了孤立中国,亦非要与中国脱钩,而是基于避险需求要分散供应链,这种策略也是当下国际投资界与产业界最流行的「中国+1」概念。
瑞典远北地区发现欧洲目前已知最大的稀土矿床,提高欧洲减少对中国依赖的希望。稀土对制造电动车至关重要。瑞典矿业集团LKAB今天表示,在拉普兰(Lapland)地区新近勘探到的矿床就位于公司持有的铁矿旁边,含有超过100万吨稀土氧化物,但至少需要10年时间才能开始采矿。稀土是生产智慧型手机、电动车和风力涡轮机的关键材料。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穆勒(Hildegard Müller)批评欧盟通过政治手段使汽车生产成本变得更加高昂,她认为这破坏了欧盟集团所宣称的工业政策目标,不切实际的排放目标将会导致汽车厂得转移电动车的开发预算到新的合规引擎上,最后让汽油车失去能源转型的过渡角色,汽油车、电动车两头空。
中国首架国产C919大型客机已完成最后阶段验证飞行,最快将于春天投入商业运营,包括东航在内,已得到上千架订单。国际民用飞机市场由美国波音与欧洲空中客车二分天下,C919为庞大的航空市场提供了新的选项,但C919想要真正成为波音与空巴的竞争对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在新冠疫情期间的封锁政策,以及中美在半导体等领域争夺主导权的地缘政治风险,似乎化为阵阵东风,让追求供应链多元化的投资者再次把目光转向印度和越南。一个是全球第二人口大国,一个曾被誉为东南亚的“迷你中国”;这两个国家是否真的能崛起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国家统计局星期二(12月27日)公布,1至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7179.6亿元,同比下降3.6%,较1至10月扩大0.6个百分点。这是该累计指标连续第五个月下降,且降幅较前值扩大。
中国是苹果iPhone的生产重地,过往约占苹果全球供应量的一半,但根据《路透社》报导,在中国严格防疫封控措施下,苹果去年对中国制造的依赖程度下降至不到4成,市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则指出,苹果分散供应链,避免过度依赖中国,印度和越南将渐渐成为下一个制造重镇。
世界贸易组织(WTO)专家组早前就印度尼西亚禁止镍出口案裁定欧盟胜诉,印尼星期一(12月12日)向世贸组织提出上诉。世贸组织11月30日发布报告,裁定印尼禁止镍出口和在国内加工的要求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欧盟2019年11月向世贸组织起诉印尼,称印尼对原材料的出口限制不公平地损害了欧盟的不锈钢行业。
高盛在上调铜价预期的报告中提到,中国放松疫情防控并出手稳定陷入危机的房地产行业,可能会给供应不足的全球铜市场带来进一步压力。 高盛逆转了先前对明年全球铜供应过剩的预测,并认为普遍预期的铜市场疲软局面未能到来。而且随着增长慢慢恢复,中国买家开始补货的风险很高。 知情人士称,中国政府高层正在探讨将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设在5%左右,进一步显示出政府正着力使经济和社会生活摆脱冠病疫情影响,尽早步入正轨。
亚洲制造业11月步履维艰,面对着成本上升、本币贬值和全球需求降温的局面,而且未来几个月压力还将持续。 越南制造业11月PMI跌至47.4,前值为50.6,降幅为亚洲最大,一年来首次跌破荣枯线。 财新中国制造业PMI报49.4,连续第四个月低于荣枯线50,证实了官方PMI发出的信号。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11月份进一步萎缩,经济增长可能保持疲弱。
根据中国统计局网站消息,受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11月采购经理指数回落,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8.0%、46.7%和47.1%,低于上月1.2、2.0和1.9个百分点,中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落。
富士康首席执行官刘扬伟星期四(11月10日)说,公司力争最短时间内使遭遇冠病疫情和员工短缺问题的郑州厂区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富士康郑州厂区拥有20多万名员工,在正常产能下,富士康郑州工厂的产量将分别占到iPhone 14基本款和高端的iPhone 14 Pro机型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和85%。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