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狂潮来袭,有一项工作异军突起,根据《华尔街日报》报导,数据中心技术员这项工作变得非常抢手,年薪上看10万美元,而且不用大学学历。美国一名24岁数据中心技术员,每周上班3天,目前年薪达9万美元。报导指出,随着微软、Google等公司投入数十亿美元资金兴建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技术员需求大举增加,该职位从2020年1月以来的招聘广告数量增加18%,进而带动薪资水涨船高。
欧盟、英国、美国和以色列等国于5日在立陶宛维尔纽斯签署了世界上第一个号称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人工智能公约》(下称《公约》)。但专家指出,此《公约》已流于形式,存在许多漏洞和全面豁免。《人工智能与人权、民主和法治框架公约》由加拿大、以色列、日本及澳大利亚等57国历经两年起草、于今年5月通过后,在9月5日于立陶宛举行签署仪式。欧盟、英国、美国、以色列、安道尔、乔治亚、冰岛、摩尔多瓦、挪威和圣马力诺于当天签署。
新阿特拉斯(New Altas)报导,AI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应用到自驾汽车,甚至可能取代出租车。但是许多科学家对这种发展不以为然,他们表示现在的AI用于服务业是搞错方向,AI应该是协助人类处理琐碎的「找材料」。在最近一个例子中,多伦多大学(UoT)的研究人员透过AI的运算能力,找到最佳的效率生产绿色氢气的催化剂,节省了好几年的的实验时间。
在25日举行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与组织发展论坛上,北京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院揭牌成立,这是国内首家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机构,未来将推动具身智能产业标准制定,进一步以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重点场景为样本,辐射带动人工智能在更多垂直行业的标准产出。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21日在北京开幕,据大会开幕式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科技创新、应用拓展和行业治理的重要力量,相关有效专利超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2/3。在机器人实际应用上,中国也已成为全球机器人第一大消费市场和生产大国。
为加速中国半导体企业提高技术与自给自足能力,中国政府在2023年对国内主要半导体业者,包括晶圆代工、芯片设计和封装业,提供高达205.3亿元人民币的补贴。其中又以华为获得补贴金额最多,高达73亿元人民币。去年美国政府禁止芯片设计公司英伟达(Nvidia)向中国出口其最先进的处理器后,华为一直在加紧追赶,希望填补这一空白。华为高管表示,该公司的Ascend 910B芯片与英伟达流行的A100芯片不相上下,已成为国内各行各业的首选。
虽然美国极力限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发,但一批批优秀的中国科技业者仍能找到突破困境的出路。据市场调查机构公布数据显示,美国人工智能(AI)应用程序市场今年上半年下载量前10名App中,有三款来自中国,预计未来全球AI应用程序领域头部阵营将大概率由中国企业组成。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生效在即,预计增加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的合规成本。与此同时,欧盟正在考虑推出保护汽车芯片产业新举措,美国之音引述学者分析,担忧此举可能加剧中欧关于电动汽车的贸易争端。该法案涵盖了12个关键领域,包括受禁止的做法、对高风险系统的监督以及企业需要履行的透明度义务。
由欧盟委员会、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司法部签署的这份联合声明指出,生成式AI近年来发展迅速,有可能成为近几十年以来最重要的技术发展之一。这种“技术转折点”将引入新的竞争手段,带来机遇、创新和增长。
报导指出,从全球科研院校在上述五种关键GenAI模型所涉及的专利申请量排名来看,同样是中国的科研院校排名居前。排名前十的科研机构分别为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韩国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可以看到,排名前10的科研院校当中,有8家来自中国,1家来自韩国,1家来自美国。
据《芯智讯》报导,多芯片混合计算的方法有诸多优势,包括利用多个不同型号的GPU并行训练,来共同提高大语言模型(LLM)训练速度,由于可以同时处理更多数据,能更好地利用内存,中国厂商可以降低对于更昂贵的辉达(NVIDIA)芯片的依赖,进而降低成本。
联合国数据显示,中国在聊天机器人等生成式人工智能(AI)开发方面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专利申请数是竞争对手美国的六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2023年间,有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专利申请数量激增,总数超过五万件。2023年的申请数占了总申请量的四分之一。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4)即将于7月4日在上海登场,围绕核心技术、智慧终端、应用赋能三大板块,其中包括多款大模型与AI机器人都将一一亮相。作为中国和全球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重要展示平台,上海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年的大会展览面积超过5.2万平方米,论坛时间为7月4日至6日,展览时间为7月4日-7日。
人工智能(AI)领域在非洲迅速发展。十多年来,中国展示了强烈的兴趣,希望成为正在非洲大陆各国曼延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部分。从尼日利亚到塞内加尔,从肯亚到迦纳,从南非到卢安达和多哥,越来越多的论坛和会议探讨在农业、经济、健康、教育、军工和金融等领域展开人工智能合作的各种可能性。与中国一起,美国也在大幅增加对使用人工智能作为发展工具的非洲公共实体、金融机构或私营公司的投资。
市场从24日晚间传出,多位中国用户收到来自OpenAI的邮件,内容称「数据显示您的组织来自OpenAI目前不支持的地区的API流量」,并邮件进一步表示,「自7月9日起,OpenAI将开始阻止来自非支持国家和地区的API流量。受影响组织若希望继续使用OpenAI的服务,必须在其支持的国家或地区内访问」。对于高度依赖OpenAI的中国创业公司,恐将迎来灭顶之灾。
人工智能(AI)近年来成为科技显学,各国无不倾其全力开发相关领域的技术、培养人才和建设基础设施。据一项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所进行的研究显示,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在全球排名前20%的AI研究人员中,有47%来自中国,而在半导体业极为发达的韩国,在同一排名中的比例仅为2%,令许多科技业人员感到惊讶。
最近,由中国「95后」天才少女郭文景创办的AI视频生成创业公司Pika Labs官网宣布,公司日前已经完成8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Spark Capital领投,Greycroft、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以及Jared Leto参投。此轮融资后,Pika总融资額已达1.35亿美元,估值将超过4.7亿美元。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