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中国商会星期五正式设立金融工作组,其后举行“跨境人民币与中欧经贸合作论坛”,研讨人民币国际化、中欧金融合作等议题。 欧盟中国商会金融工作组揭牌仪式当天在卢森堡举行,这是该商会继数字工作组和绿色工作组之后,设立的第三个工作组,亦是商会首次在布鲁塞尔总部以外设立工作组。
香港旅游业疫后复苏步伐缓慢,中国政府可能在近期扩大港澳自由行城市名单。港媒引述消息人士报道,首阶段先增加青岛、西安两个城市,预计之后会再增加其他大陆城市。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增加大陆旅客赴港人数,据悉获中央政府积极回应。消息指,扩大香港自由行最快星期五(2月23日)公布,首阶段先增加青岛、西安两个城市,预计之后会再增加其他大陆城市。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报告称,1月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从去年12月的4.14%升至4.51%,连续3个月维持在4%以上,并接近去年11月4.61%的纪录高位。SWIFT表示,1月人民币支付价值相比去年12月上升16.32%,同期全球支付价值总体上升6.88%;若排除欧元区内的国际支付排名,人民币的排名也上升一位至第6位,支付价值占比为3.12%。
德国公司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去年创下纪录新高,达到近120亿欧元(130亿美元)。尽管欧盟出于安全考虑加强了对这些投资的审查,德国公司依然热衷于在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进行扩张。金沙中国有限公司星期五(2月16日)发布去年业绩报告,2023年净收入65.3亿美元,同比增长307.1%;净利润约6.92亿美元,同比扭亏为盈。金沙中国董事会主席罗伯特·G.戈德斯坦说,公司对澳门的未来仍然充满信心,并视澳门为增加资本投资的理想市场。
大年初一8时30分,刚结束通宵达旦的装卸作业,满载着龙年年货的X8426次中欧班列,从深圳平湖南铁路枢纽(平湖南站)鸣笛启程,疾驰奔向欧洲中部。这是农历新年粤港澳大湾区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也是广东地区首开经由同江北口岸出境的中欧班列。
多年来全球商业巨头们纷纷涌入中国,造成全球经济新一波长达数十年的荣景,跨国企业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尽管近年来受中国防疫政策影响与房地产危机导致中国经济陷入低迷、青年失业率攀升、消费需求转弱,但是许多跨国公司仍不打算很快撤离中国,苹果、宝洁等大企业正调整步伐,寄希望于中国市场的反弹。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又有了最新进展。由中铁14局集团承建的浙江宁波至舟山高铁重点工程──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宁波侧盾构工作井──建设完成,为世界最长金塘海底隧道盾构机始发穿海奠定基础。这项工程将领先英法日等国,成为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海底隧道5项世界之最的海底高铁建造工程。
国际货币基金(IMF)2日举行2023年中国第四条款磋商报告发布会。面对2024年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发展?IMF亚太部中国代表团副团长Nir Klein表示,预计2024年投资会有所回升且主要由公共投资推动。出口方面也将有些温和回升,主要是由更有利贸易条件推动。
赫尔辛基智库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指出,去年清洁能源占中国经济增长的40%,或使该行业在中国拥有更大的政治影响力。 报告指出,太阳能发电、电池板制造、电动汽车和电池是主要投资驱动力。 CREA指出,清洁能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使其成为中国经济和工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或将支持中国加快能源转型,并加大对海外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融资和开发力度。
富达国际预期2024龙年,中国经济将在结构持续转型同时,延续反弹回升的周期。尽管房地产等部分产业面临结构性转变的逆风,但中国政府适时推出有力的政策应对,抵销了部分经济下行风险。中国经济也稳步迈向正常化及再平衡。中国已将经济发展重心由城市化投资,转向更有效利用现有基建设施。
虽然正面临西方国家脱钩(De-coupling)和去风险化政策的影响,导致不少外资出走,但根据德国在华商会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面对全球竞争日益激烈,而中国大陆的市场吸引力太大以致于企业无法放弃,91%德国企业计划继续留在中国大陆,其中54%表示将继续扩大投资。
「中国消防」微博消息,经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有关成员单位会商评定,2023年中国十大自然灾害,包括西藏林芝派墨公路雪崩、重庆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陕西西安、四川金阳山洪泥石流、台风海葵、甘肃积石山规模6.2地震等天灾地变,其中7月28日第5号台风杜苏芮,就囊括从福建登陆、到后续京津冀、东北地区暴雨洪涝等三大风灾。
继对瑞士单方面免签后,中国也对爱尔兰单方面免签。去年12月起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六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为期一年。中方愿同爱方坚持互尊互信,努力求同存异、求同化异,加深相互理解,在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
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15日至19日在瑞士达沃斯-克洛斯特斯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强应邀出席此次年会,并于15日宣布,中国将给予瑞士单方面免签。据《北京日报》引述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陈黎明说,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愈发扮演着定义者之一的角色,与会者期待着李强传递出的信息与态度。展望2024年,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全球化也不会逆转,但必须警惕去风险名义下的脱钩断链。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