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指出,2025年补水计划持续至6月底,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作为主要贯通线路,北起北京市东便门,经通惠河、北运河至天津市三岔河口,南起山东省聊城市穿黄工程出口闸,经小运河、卫运河、南运河至天津市三岔河口,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流经8个地级行政区、31个县级行政区。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与福建省政府召开记者会指出,将持续深化两岸标准共通,建设完善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会上通报,全国已累计颁布两岸共通标准285项,涵盖电子资讯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在创新工作机制方面,畅通两岸标准共通途径,支持福建率先推行标准共通工作机制。
中国近期发布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有新发现10个亿吨级油田、19个千亿方级气田,并探获10个大型以上铀矿床,铀矿资源量大幅增加。中国铀矿资源量大幅增加,夯实了伊犁、鄂尔多斯等5个大型铀矿基地的资源基础,探获10个大型铀矿床;通过公益性地质调查和商业性矿产勘查衔接,油铀兼探,在甘肃泾川发现特大型铀矿。
中国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简称《方案》)。其中提出,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三至五家。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14日消息,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及全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2024年国际收支状况指出,2024年全国国际收支货物贸易顺差,同比增长近三成。李斌表示,2024年中国经常帐户特点,在于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经常帐户顺差4220亿美元,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2%,处于合理均衡区间。
中美贸易战2.0登场,对逐渐走出低谷的中国经济而言,当然不是一件好事。去年中国经济得以保五,出口厥功甚伟。2024年中国出口成长7.1%,较2023年大增6.5个百分点,金额更创历史纪录的25.5万亿人民币,对经济增长贡献达30.3%,写下自1998年以来27年来的新高,拉动GDP成长1.5个百分点。
中国今年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5%,增速比前一个月上升0.4个百分点,也是五个月来最快增速。1月CPI环比则涨0.7%。其中,城市上涨0.8%,农村上涨0.5%;食品价格上涨1.3%,非食品价格上涨0.6%;消费品价格上涨0.6%,服务价格上涨0.9%。
面对春节后的2025年经济,有媒体针对金融机构、企业首席经济学家进行22份宏观调查问卷后,有81.82%的受访者预测,2025年中国GDP增速将在4.5%至5%。同时有59.09%的受调查者认为,尽管2025年的经济增速可能放缓,全年走势为「前高后低」,但质量将提高,更强调消费升级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转型路径,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奠定基础。
「新质生产力」被定义为,对传统生产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它强调运用大数据、AI、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并将这些技术与高素质劳动力、现代金融等要素紧密结合,进而催生新产业、新技术与新业态。
中国初创公司深度求索发布一款价格低廉的大语言模型DeepSeek-R1,其性能比拟美国OpenAI开发的最新一代模型o1,但训练成本更低。美国CNBC报道称,这款模型的发布已在硅谷引起恐慌。由于美国出口管制限制中国企业采购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计算晶片,中国企业正着力于通过优化软件、算法等方式,以更加低的训练成本开发模型。目前越来越多迹象显示,中国企业已取得巨大突破。
国新办21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品质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以来全国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加速与实体经济融合。2025年信息通信业发展将实现三个升级,包含网络演进升级、融合应用升级与创新能力升级,同时还将用三年左右着力培育千件优质品牌,推动新能源汽车、智慧家电等产品下沉到乡镇和偏远农村。
深圳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市进出口总值同比(下同)增长16.4%,增速分别较全国、广东全省快11.4个、6.6个百分点。进口、出口值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2.81万亿元,增长14.6%,连续32年居全国城市首位;进口1.69兆元,增长19.6%。
国家统计局星期五(1月17日)发布,2024年全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202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实现设定的“5%左右”增长目标。经济稳中有进,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
为帮助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强调,鼓励中小企业「抱团出海」。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展览活动力度,精准对接海外客户资源;鼓励银行积极开展跨境融资产品创新,提升中小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准。
近年不少“港漂”赴港生活工作,当地一家组织星期二(1月14日)公布调查显示,逾80%受访者表示对香港前景看好或非常看好,但近50%人担心香港产业过于单一。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认为,港漂具有多元背景,可以协助香港产业多元化,当局应协助港漂创业以做到产业多元化。
中国2024年免签入境外国人高达2011.5万人次、同比暴涨112.3%。现已单方面对38个国家的公民实施免签政策,同时中国放宽了对过境旅客的入境规定。拟将继续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6.1亿人次,同比上升43.9%;其中,中国大陆居民2.91亿人次、港澳台居民2.54亿人次、外国人6488.2万人次,同比分别上升41.3%、38.8%、82.9%。
中国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13日在国新办记者上表示,2024年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年增率5%,包含外贸总量、增量、质量均实现增长。第四季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0,相比第三季上升0.1点,更指出第四季从反映企业总体经营状况的综合经营指数与反映企业订单、生产、销售以及库存等方面供需的市场指数,都比第三季上升0.1点。如从行业看的话则以工业和社会服务业表现最好。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