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川省一处锂矿勘探权最近刚结束拍卖,成交价是42.06亿元人民币,是起始价的1317倍。美国媒体报道,这种疯狂的竞拍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锂电池需求只会继续增长的预期。
中国制造的机械等高附加价值产品愈来愈有竞争力,在欧洲占有率不断提升,逐渐排挤德国产品,对这个传统工业大国造成压力。位于科隆的「德国经济研究所」(Institut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最新报告显示,2000年欧盟进口的机械和汽车等高附加价值产品有2.5%来自中国,到了2022年已经提升到13%。
根据联合国组织公布的数字,印度人口在今年5月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印度人口不仅最多还年经,这让印度自信满满。而在抗中的气氛中,新的印度叙事也充满西方媒体,充斥印度成为新兴超级经济大国的想像,宣称印度的黄金十年甚至一个印度世纪即将到来。
韩国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的团队7月22日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发表两篇论文,宣布成功合成世上第一个室温常压超导体“LK-99”,即在常压条件下,LK-99能够在127摄氏度以下表现超导特性。由于这一突破将彻底改变全球电力、交通、和晶片产业,这一宣布引领全球超导体概念股暴涨。
随着美国及盟友推动加快北美关键矿产生产,加拿大特鲁多政府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公布一项简化采矿项目许可的计划。 由于美国正加大努力获取生产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所需金属,加拿大面临与美国保持同步的压力。美国立法者正在讨论一项可能会显著加速资源项目审批的立法。
中国上周决定限制出口用于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板和导弹系统的两种金属矿物镓与锗,引起全球的关注。外媒引述专家分析称,这只是中国放出的信号,目的是警告美国,提醒其注意中国在世界矿产资源方面的主导地位,如果双方对抗升级,中方手上还有更多矿物可以制衡美国。
中国自8月1日起宣布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在媒体与网上激起一阵阵的欢呼,目的已达到一半;另一半作用则是警告美国,即便美国国务卿与经济官员陆续访问大陆,中美的关系并未和缓下来,仍处于高度紧绷状态,要中国配合推动大规模经济刺激与财政宽松政策来避免全球陷入衰退,还得拿出些硬货才行。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潘复生指导下,由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高端装备铸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庆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发,近日成功试制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镁合金汽车压铸结构件。这将有力推动镁合金在大型复杂结构领域的进一步大规模应用,对汽车轻量化有重要战略意义。
德国机床公司德玛吉(DMG MORI)日前通知其在中国大陆的企业,从4月1日起对该厂在华的每台机床加装位置传感装置。如果移动该机床位置,传感装置将启动,机床就会上锁,导致无法使用,需要该厂授权代表解锁。此事引发网民热议。 此前,出售机床企业会不定期派人上门,了解该机床是否还在原位,后来安装了感知传感器,一旦移动就不能用。
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正陷入半世纪以来的最低点,双方正在相互的僵持中削弱对方在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力。《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中国在地缘政治方面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手段,从军事筹码到其巨大的市场,其中威力最大且最被忽视的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险要地位,拜登无法完全戒除这项依赖。
G7国家不与中国经济「脱钩」,但要「去风险」,以「经济安全与韧性」为名义,在关键科技产业领域打压中国企业。加上美中贸易战后,跨国公司纷纷推行「中国+1」战略,前往印度、东南亚等地区投资,中国供应链虽受若干冲击,但优势仍在,在自主研发与庞大内需市场加持下,中国仍将保持世界制造枢纽地位。
中国有「世界工厂」的称号,近年开始有分析师看好越南会取而代之,许多跨国企业将越南视为中国的替代选择,但根据华尔街日报报导,越南正遭遇严重的电力短缺,包括苹果供应商、三星在当地的厂房都面临危机。越南当地人士示警,5月中旬电力供应紧张,预估电力短缺至少持续到6月底。报导提到,越南爆发电力短缺问题,凸显该国需要解决基础设施问题,才可与中国匹敌。
虽然遭到美国与西方国家的科技禁运,但中国仍轻易夺下包括船舶、电动车等多种工业的龙头地位。德国经济专家在媒体发表评论指出,大量进口中国商品曾经导致美国本土工业的没落,从而为川普入主白宫铺平了道路,如今德国也面临相似的命运。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