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对抗新一波COVID-19疫情,已在若干大城市实施封城。在处理器大厂三星和美光表示,它们在当地工厂因此受到影响后,令人担忧全球产业恐怕将出现更多断链情况。
德国《商报》发表法兰克福大学政治学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塞巴斯蒂安·比巴(Sebastian Biba)撰写的客座评论。作者认为,联邦政府应该停止目前的对华路线,而是将中国改作竞争对手看待。
中国服务出口1至11月达到22364.4亿元,增长31.5%;进口24403.4亿元,增长2.6%。服务出口增幅大于进口28.9个百分点,带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69.9%至2039亿元,同比减少4731.2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服务进出口下降4%,两年平均下降2%,其中出口增长28.5%,两年平均增长13.4%;进口下降22%,两年平均下降11.7%。2021年11月当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4785.8亿元,同比增长35.4%。
英国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新船订单量为4573万修正总吨(CGT),其中中国承接2280万修正总吨,占比50%,位居第一。韩国承接1735万修正总吨,占比38%,位居第二。
欧盟委员会高层官员表示,由于与立陶宛的外交冲突,中国对这个波罗的海国家进行的进口封锁措施已经影响到其他欧盟成员国企业的贸易,欧盟收到愈来愈多成员国企业向中国出口受阻的报告,目前欧盟委员会正透过外交管道解决问题,未来也不排除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
阿联酋宣布暂停与美国商讨价值高达230亿美元的军购计划,当中包括拥有最先端技术的F35第五代隐形战机以及“死神”(Reaper)无人机等先进军备。《华尔街日报》翌日(15日)引述知情官员指,阿联酋暂搁军购洽谈很可能是因为美国在军购中加上太多附加条件。
全球咨询公司贝恩公司今天发布报告,影响中国购物者行为的渠道结构变化逐渐加速,线上渠道的渗透率持续增长且竞争格局日趋白热化,随着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电商新贵的崛起,阿里巴巴对电商渠道增长的贡献占比从去年的49%,降至今年前三季的35%。
商务部16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束玨婷针对媒体提问,今年前11个月,大陆进出口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准,下半年,在基数效应减弱背景下,中国外贸超预期增长的原因指出,一是全球经济保持复苏态势,外需好转;二是疫情反复冲击,全球供需缺口仍然存在;三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进口增速有较大拉动作用。
「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10日举行全体会议,由兼任组长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大陆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召开,强调要紧紧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确定的目标,牢牢抓住制度集成创新这个根本着力点,准确把握分步骤、分阶段的实施节奏,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立陶宛当地媒体2日报导,随着台湾在立陶宛开设代表处,大陆警告维尔纽斯「后果自负」。继大陆将立陶宛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后,立陶宛贸易出口商近日更发现,中国大陆海关已将立陶宛自其电子作业系统移除,导致商品无法报关。贸易商更指出,先前还能透过第三地进行贸易交易;但如今,只要与立陶宛有任何关系,就完全遭大陆封锁。
香港政府有意推动“疫苗护照”,引起不少讨论,本地传染病专家异口同声认为有此必要,坊间反应言人人殊,一些商户则担心打击生意。新冠病毒不断变种,Omicron的出现引发不少担心,惟科学家普遍相信,现有新冠疫苗仍有一定保护力,不打针者一旦染疫,重症死亡风险一定更高。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