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第二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会星昨日在北京开幕,今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占全球约50%。2024年以来,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人形机器人产业呈现出技术不断进步与创新、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政策支持与资本投入加大,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等发展态势。
人工智能研究机构Stanford HAI于4月8日发布《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全面分析过去一年全球AI领域的发展趋势。报告显示,中国AI实力迅速追赶,与美国在顶级模型性能方面的差距大幅缩小,人工智能的计算成本亦大幅下降,推动中国AI技术向高效、高普及的方向迈进。
国际能源署(IEA)10日发布报告说,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预计将成长一倍以上,人工智能(AI)将成为推动这一用电激增的最主要动力。报告认为,为满足数据中心高速成长的电力需求,全球各地将利用多种能源,而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凭借经济性和供应便利度,将占据主要地位。
欧盟正努力在2050年达到净零碳排,同时也期望保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但这需要多方的努力及支持才有可能实现,不过根据研究发现,只要有效运用AI,2030年前可以减少全球最多10%的温室气体排放,这相当于欧盟一整年的碳排放总量。
今年初,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以低成本、高效能的AI模型震撼市场,成功打破技术垄断,为全球AI产业及资本市场带来深远影响。这一突破不仅推动AI技术快速普及,也牵动中美科技竞争格局。消息一出,美国科技股短期震荡,但市场很快发现,美国科技巨头不仅没有退缩,反而积极与DeepSeek合作,将它开源模型整合至云端服务,以提升收入并强化市场竞争力。
中国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智谱推出了一款免费的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据称,这是全球首款同时拥有深度研究与实际操作能力的AI Agent,即可以“边想边干”。 AI Agent是旨在自主做出决策并执行一系列任务的系统。今年一月,DeepSeek推出了一款据称运行成本远低于美国竞争对手的模型,震惊了整个行业,此后中国发布的AI产品数量激增。
中国生态环境部监测司司长蒋火华星期三说,目前深度求索(DeepSeek)已经在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不少地方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得到初步应用。蒋火华在当天举行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生态环境监测科技含量高、数据资源多,对人工智能应用有着迫切的业务需求,也能够为人工智能部署落地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
深度求索(DeepSeek)不仅向人工智能行业证明打造AI不一定需要投入数十亿美元,而且还激活了沉寂已久的中国科技产业。现在可能是OpenAI、英伟达等西方巨头要付出代价的时候了。自从1月份DeepSeek以一款据称只花费几百万美元打造的强大模型抢了OpenAI风头后,中国主要科技企业潮水般地向市场推出了一系列低成本AI服务,对OpenAI、谷歌等公司的高价产品形成冲击。
中国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了V3模型更新,加强了模型的编程能力,显示这家公司希望在人工智能(AI)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DeepSeek没有为此次版本更新发布任何公告,延续了该公司的低调风格。根据官方技术论文披露,DeepSeek-V3模型的总训练成本为557.6万美元,而GPT-4o等模型的训练成本约为1亿美元。
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推动亚洲数据中心的融资热潮,催生出一系列创纪录的贷款和更多潜在交易。这些交易凸显了这个行业对银行到房地产等各类投资者的吸引力。它们还显示亚洲已成为数据中心热点的程度,房地产服务公司高纬环球(Cushman & Wakefield)的数据显示,到2028年,亚洲需求将以每年约32%的速度增长,超过美国的18%预期增长率。不过,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是这个行业的一个不确定因素。
随着深度求索(DeepSeek)横空出世颠覆现存人工智能(AI)的开发模式,中国AI专家李开复预计,中国将只有三家AI模型能在这场行业地震中胜出。李开复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押注DeepSeek、阿里巴巴集团和字节跳动最终将主导中国AI市场的主导地位,美国则可能将有xAI、OpenAI、谷歌和Anthropic四家领军企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简称《标识办法》),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标识办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讲席教授,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田刚表示,数学注重思维训练,人工智能(AI)虽然能辅助解题,帮我们跳出一些重复性工作,但过度依赖AI会削弱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即便AI技术发展,基础数学训练仍然不可或缺,并且不是AI能够替代的,人类仍需保持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阿里巴巴发布一款新的人工智能(AI)模型,据称能够通过视频识别人类情绪,意在超越OpenAI的最新模型。阿里巴巴旗下的通义千问实验室星期二(3月11日)开源R1-Omni模型,并形容这是业界首个将具有可验证奖励的强化学习(RLVR)应用于全能多模态大语言模型。
全球首款通用人工智能智能体产品(AI Agent)Manus合伙人张涛星期二(3月11日)宣布,为满足中文用户需求,Manus与阿里通义千问团队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通义千问系列开源模型,致力于在中国国产模型和算力平台上实现Manus的全部功能。
中国科技巨企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大模型团队开源优化技术,令其训练成本节约四成。这一技术已在字节跳动的万卡集群训练中得到实际应用。内部数据显示,自采用该技术以来,已累计节省了数百万GPU(图形处理器)小时的训练算力。
日本新创企业Mujin公司因开发出不需要漫长时间学习的智慧机器人,能降低制造、物流等行业工厂自动化的门坎,受到全球瞩目,预料将成为独角兽企业。日本机器人产业举世闻名,发那科、安川电机等企业大家都耳熟能详,不过近来有一家机器人新创企业迅速崛起,就是Mujin(日文「无人」之意)公司。
在 3 月 3 日拉开帷幕的 2025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5)上,全球首款端侧部署 DeepSeek 70 亿参数大模型的 AI PC 正式在海外亮相,吸引了广泛围观。据介绍,联想已经成为全球首家在 AI PC 端侧部署和运行 DeepSeek 大模型的 AI 终端品牌。端侧部署 DeepSeek 大模型,使联想 AI PC 的能力又一次获得大幅提升。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