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外企业本周逐步恢复生产,其中以汽车、医疗和半导体类企业居多。图为电动车巨头特斯拉的上海临港工厂。(路透社档案照)
上海中外企业本周逐步恢复生产,其中以汽车、医疗和半导体类企业居多。但严苛防疫条规令企业在寻求可返厂员工、确保供应链物流等方面都面对阻碍,要全面复工尚需时日。
电动车巨头特斯拉在上海临港的工厂,昨天正式复工。中国最大国有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旗下的临港乘用车工厂,同天也完成复工复产压力测试。
特斯拉和上汽临港乘用车工厂,都在上周末出炉的上海重点复工企业“白名单”中。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上周五宣布,将集中资源优先保障上海666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
白名单中的666家企业,约四成都与汽车制造相关,其中八成此前均处于停产。医疗类企业占比第二,约有近190家,包括西门子医疗等外资公司,雷允上等中医企业,以及多家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60多家半导体企业也榜上有名,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台积电等芯片大厂。
半导体研究机构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封控导致半导体厂商销售额减少10%。尽管中芯、华虹等大厂员工和高管此前就已入住工厂,但也只能勉强维持运营,难以抵消产能下滑。
顾文军说,这类工厂员工规模超过5000人,难以满足所有人的食宿和防疫安排。此外,由于配套产业分布在长三角周边地区,当前物流不畅也导致零部件供应受阻,“这些短时间内都没法恢复”。
极少数员工符合复工条件
根据上海官方发布的复工复产防疫指引,企业要对员工实施工作场所、住所“两点一线”管理,每天“早测抗原、晚测核酸”,同时,返岗人员也要安排点对点运输。
一名在白名单企业工作的员工告诉本报,由于只有极少数员工符合复工条件,多数同事本周依然在家待命,“以免到时出现病例,又要暂停生产。”
汽车内饰企业岱美股份在白名单榜上有名,但副总裁叶春雷上周末在微信朋友圈发文称,能符合“所在楼栋和本人连续七天检测阴性”的员工不到40%,公司拿着相关文件到各小区接员工返岗,又遭物业和居委会拒绝,“因为下级政府的政策宣贯和执行还没到位,实际上还有一大堆手续要办。”
叶春雷预估,公司本周最多能达到30%的小规模开工率,大规模复工得等到5月。“至于其他非必要服务行业,自求多福吧,你们的假期还长着呢。”
欧盟商会上海分会受询时说,尽管不少制造业、化工业和汽车业会员公司被列入白名单,但他们仍面对人力和后勤方面的巨大挑战。
欧盟商会副主席兼上海分会主席许倍帝(Bettina Schoen-Behanzin)告诉本报,运力不足是会员企业反馈的最主要问题。由于当前运输车辆减半、通行证难获批,要将员工从家中运至工厂,并获取食品和防疫用品补给都很困难。此外,持续封锁也导致
只有不到三成员工符合复工资格。
许倍帝认为,官方政策与实际操作间存在巨大落差,“上海若要加快复工复产,必须进一步明确分区分级管控措施,并制定详细的指引方案,以缓解企业的交通和人力短缺问题。”
据“健康上海12320”微信公众号消息,上海昨天(19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494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万6407例,其中533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800例确诊病例和1万6178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经济师研判,这个封城近一个月的经济重镇,若不能在下月初全面复工复产,中国经济今年实现5.5%左右增长目标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