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报导,最近热门航线即期货运价格下跌,经历了长达2年的「超旺季」,中国航运业似乎迎来了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图为山东省青岛港全自动化货柜码头。 (新华社)
经历了长达2年的「超旺季」,中国航运业似乎迎来了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证券日报》报导,最近热门航线即期货运价格下跌,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出口订单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另一方面,集运市场供应链逐渐恢复,由结构性供需错配带来的超级大周期可能要结束了,此前「抢完舱位抢箱子」的疯狂景象已经结束了。
上海航运交易所数据显示,7月8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为3232.18点,较上期(7月1日)下降1.2%,各路热门航线价格齐跌。其中,欧洲航线比上期下跌2%,欧洲线运价自2月份以来累计回落14%;美西航线比上期下降2.5%,美东航线比上期下降1.7%。
这是否意味着集运业的转折点来了?对此,《证券日报》引述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向威力分析:「CCFI总体上仍表现稳定,而随着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局面向好,相关商品运输需求恢复,叠加美国港口供给和商品需求的不确定性,预计短期内航运价格将会保持高位震荡。」
此外,据国际航运研究及咨询机构Drewry最新一期世界货柜综合运价指数(WCI)显示,一个40英呎货柜,从上海到洛杉矶的即期运费下跌4%至7652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6%;从上海到纽约的即期运费则下跌2%至10154美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13%。这和去年美国航线海运价格最高曾炒到20000美元相比,价格已经腰斩。
对于集运价格震荡下跌,方正期货报告提出,「全球通膨向上攀升,欧美央行加快了货币收紧的步伐,需求边际增速急剧放缓,甚至环比下降。全球多国从1月份开始逐步放开疫情完全管控措施,船舶准班率和周转效率大幅回升,在舱位供给增加且需求增速明显放缓的情况下,运价持续回落」。
报导称,面对海运价格下跌,国际海运巨头开始「撤船」以减少有效运力,维持海运价格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