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工智能

AI正在对中国就业市场产生替代效应 白领岗位感受明显

来源:界面新闻2023-06-05 13:05411

18SZ图片处理

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的「经邦论道」系列讲座上,中国专家表示,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以势不可挡的态势影响着就业市场。为了防止AI对劳动力产生过强的替代,应该更加拥抱AI而不是拒之门外。

据界面新闻报导,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副教授张丹丹在会上指出,目前,对于AI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学术界尚未有定论,替代、互补还是不确定。不过,根据她的最新研究,AI正在对中国的就业市场产生替代效应。

她通过对智联招聘2018年1月至2023年4月间120万条招聘信息的样本分析,对AI「暴露度」(工作内容可被AI替代的程度)较高的职业,新增的就业劳动需求出现大幅下降。

18SZ图片处理

具体来看,诸如销售、财务/审计/税务、教育/培训、软件互联网开发/系统集成、行政/文秘和客服等白领职业对AI的暴露度较高,已开始受到AI的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张丹丹指出,美国在这方面呈现相反的趋势,即职业的AI暴露度越高,相应行业的就业机会也增长越多。她表示,这提醒我们,在面对AI时,更要拥抱和发展新技术而不是拒绝,因为这样才可能避免出现过强的劳动替代,甚至借助AI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虽然上述结论以及对中美差异的发现仍是初步研究结果,暂时没有更多解释,但专家试举一例帮助我们理解这个问题。

18SZ图片处理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说,「以插画师为例,假如这是一个AI暴露度比较高的职业。如果美国大量使用ChatGPT(OpenAI研发的智能工具)来做插画,由于成本大量下降,需求大量上升,因此,虽然用ChatGPT来插画的人取代了人工插画的人,但是整个行业就业的人数是上升的。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不用ChatGPT来做这项工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很多需求会流向美国。」

整体来看,张丹丹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尚未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产生明显的适应性调整,而负向的就业冲击效果已经显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深化和广泛使用,这一替代效果呈现加强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劳动力市场将逐渐表现出对大语言模型技术的不良反应。

她建议,加速技术前沿设计产业的技术采用,只有与新技术的广泛结合和在生产过程中的充分结合才能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和更多的市场需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赏

上一条:减碳发电 中国自主研制「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通过验证

下一条:商务部:持续扩大市场准入 取消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

  • 0人打赏
    纠错
关闭
同类资讯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
Book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