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月出口增长超出预期,但内需不足导致进口疲软,将中国6月贸易顺差推升至30多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海关总署星期五(7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中国6月进出口总值达5166.6亿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出口同比增长8.6%,高于路透社经济师调查预测的8%,且增幅连续第三个月扩大至近两年来最高水平。
不过,进口方面则由5月的同比增长1.8%,转为6月的同比下降2.3%,增速放缓4.1个百分点,跌至四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上半年来看,中国进出口总值达2.98万亿美元,增长2.9%。其中出口1.71万亿美元,增长3.6%;进口1.27万亿美元,增长2%。
分析认为,在越来越多国家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背景下,6月中国出口激增,说明更多中国贸易伙伴赶在关税落地前下订单。根据官方数据,6月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4.1%,对美国出口增长6.6%,均较5月有提升。
华侨银行亚洲地区研究与策略主管谢栋铭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中国出口商“抢出口”的行为,与2018年中美第一轮贸易战开始时情况类似。
谢栋铭指出,中国6月出口大增也与全球经济软着陆、外部需求保持强劲有关。另外,中国出口商品出口价格下滑、“以量补价”,也抢占更高市场份额。他认为,在全球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下,中国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并非坏事,反而可以帮助对抗通胀。
贸易顺差创新高
中国6月贸易顺差升至990.5亿美元,达到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上半年贸易顺差总计4349.9亿美元。
谢栋铭分析,贸易顺差扩大一方面反映出中国进口不强,内需不足。另一方面,贸易顺差扩大可能加剧其他国家采取应对措施,对中国贸易实施制约。
欧盟按照计划,从7月5日起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征收高达38%的额外临时关税;美国也将从8月起对一系列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包括将电动车关税税率增至100%。
保银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博指出,在美国经济走弱、贸易冲突加剧的情况下,强劲出口是否可持续,是中国经济下半年面临的主要风险。
不过,谢栋铭认为,贸易顺差大也侧面印证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不可替代的角色。“贸易战打了五六年,新冠疫情带来的产业链转移也有几年,但中国出口仍保持强劲,这说明中国贸易有一定的优势,也说明中国经济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