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概念。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政治术语,更是国内面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蓝图。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中国在人工智能(AI)、智慧物联等领域已见雏形。
「新质生产力」被定义为,对传统生产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它强调运用大数据、AI、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并将这些技术与高素质劳动力、现代金融等要素紧密结合,进而催生新产业、新技术与新业态。
在2024年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首要任务,并划定三大发展方向:推动产业链及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深入推动数位经济创新发展。
上述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大数据、AI等研发应用,进行「AI+」行动,并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位产业聚落。
「新质生产力」一词问世一年多后,2024年11月举行的中国科技界年度盛事「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犹如一场成果发表会。活动期间,国内科技大厂精锐尽出,不仅有资通信业者华为、金融科技巨头蚂蚁集团等在博览会场上,火力展示各项AI应用,安全防控设备大厂海康威视、AI语音巨头科大讯飞等中企高层,纷纷公布最新科技布局与观点。
在中美科技战背景下,中国企业正致力于突破技术瓶颈。科大讯飞副总裁徐甲甲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演讲时透露,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从2023年5月的1.0版本,已更新至4.0 Turbo版本。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唯一基于本土算力搭建的模型,使用华为升腾910B芯片,为大模型训练提供不依赖美国芯片大厂辉达(NVIDIA)产品的第二套方案。
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报告预计,全国生成式AI软件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7亿美元,迅速成长至2028年的35.4亿美元,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发展潜质。同时,以该报告所收录的厂商为例,目前大模型平台产品已见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