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迁科学与政策网站Carbon Brief的最新分析,中国去年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达6.8万亿人民币,已经接近全球化石燃料投资总额1.12万亿美元(相当于8万亿人民币)。
《路透社》(Reuters)报导指出,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虽比2023年成长7%,但相较前一年40%的增幅已有所放缓,相关产业对中国GDP的贡献从9%提升至10%,增长速度仍为中国经济的三倍。
该研究由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进行,指出投资放缓的主因包括通货紧缩、太阳能与电池设备价格下跌,虽然有助于再生能源普及,但影响产业成长。
电动车产业为最大贡献者,生产创造3万亿人民币价值,工厂投资1.4万亿元,充电基础设施1220亿元,其次是太阳能产业,总额达2.8万亿人民币,其中1万亿来自发电项目投资。
研究预测,中国清洁能源投资的快速增长将持续至2025年,为现行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
全国炼油产能增 十五五达峰
北京近日发布《202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总结2024年中国油气行业的发展成果,并展望未来趋势。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炼油能力持续小幅增长,炼油行业推进转型升级,预计于「十五五」期间达到峰值。
《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炼油能力已达9.55亿吨/年,较2023年增长1930万吨/年。成品油产量有所下降,但化工用油产量快速增长。按现有在建、改扩建和拟建项目估算,炼油能力将于2028年达9.8亿吨/年的峰值,随后部分落后产能将退出,预计2030年降至9.6亿吨/年左右。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陆如泉表示,未来需通过兼并整合和提质增效提升行业竞争力。他建议将小型炼厂改造为生物质燃料生产基地,并加快氢能源和高端化工领域发展,以实现炼化业务高质量、多元化转型。
《报告》预测,「十五五」期间,中国炼化行业将加速兼并整合,形成集群化、一体化和园区化规模优势,以应对外部风险。到2030年,中国全国炼厂平均规模将提升至535万吨/年,较2024年增加53万吨/年;千万吨级炼厂占比将从2024年的56%提高至60.7%。大连长兴岛、江苏连云港、浙江宁波、福建古雷及广东惠州大亚湾等石化基地也将加快建设,成为未来石化产业的重要支撑。
2024年,中国新增油气储量稳步增长。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约15亿吨,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近1.6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渤海湾、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
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副司长韩玉柱表示,下一步将加大油气资源开发力度,尤其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同时保持投资强度并完善政策支持,确保原油产量稳定在2亿吨水准,天然气自给率保持在50%以上。
《报告》指出,2025年中国石油新增地质储量约10亿吨,天然气新增地质储量约1万亿立方米。石油产量将稳定在2亿吨,天然气新增产量超过10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