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方政策引导下,中国上市公司不断增强分红意识,持续回报投资者。美国投行高盛发表报告表示,预计到今年底,中国在岸和离岸上市公司将派发共计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的股息,规模将达到历史新高。
高盛认为,在当前低息环境,中国上市公司派息及回购规模增长,将吸引更多投资者,企业估值亦有望水涨船高。
香港商业电台报导,高盛发表题为《奏响中国现金交响乐中的回报乐章》(China Strategy: Orchestrating Returns in China's Cash Symphony)的报告。指去年在大陆、香港和美国上市的4300多家中国大陆公司,共派发2.7万亿元。今年预计派息规模将在去年基础上增长10%,达到3万亿元。
报导称,中国上市公司的派息规模增加,很大程度是由于国家政策指导方针鼓励,以增强投资者信心。去年4月,国务院发布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即所谓《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
报告表明,在新「国九条」的强有力政策推动下,加上强劲的现金流和大量的现金储备,中国上市公司去年为股东带来前所未有的现金回报。超过200家公司自2020年以来首次派发股息,1080家在国内上市的公司,去年派发中期或特别股息。
高盛还称,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息支付率去年达到39%,高于2023年的37%,也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准31%。展望今年,除股息外,股分回购总额将达到6千亿元,按年增长35%。
报告补充称,如果中国上市公司派息率达到亚洲和欧洲的平均水准,未来10年中国上市股票的估值,可能会提升15%至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