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中国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据新华社报道,在11日召开的验收会上,中国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说,通过国家验收意味着“中国天眼”完成了工程师和科学家之间的交接棒,正式投入科学观测。接下来两三年内将有一系列重要科学产出,同时进一步稳定望远镜的性能。
据报,“中国天眼”截至1月11日已经发现102颗脉冲星,两年多来发现的脉冲星超过同期欧美多个脉冲星搜索团队发现数量的总和。
“中国天眼”的灵敏度达到世界第二大射电望远镜的2.5倍以上,可有效探索的空间范围体积扩大四倍。
据介绍,灵敏度和分辨率是射电望远镜的两大核心指标。由于星体距离地球十分遥远,到达地球时能量微弱,灵敏度是科学家发现暗弱天体的能力,而要想进一步看清遥远天体的真实面貌,就要依靠分辨率。
“中国天眼”反射面由4450个反射单元构成,总面积为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可以在140米高空、206米的尺度范围内实时定位;500米的尺度上测量角度精确到八角秒,10毫米的定位精度要求最高做到了3.8毫米;能看见更遥远暗弱的天体,一分钟就能发现的星体,即使把坐标提供给百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对方也要九分钟才能看见。
据国家天文台原台长、“中国天眼”工程经理严俊介绍,在建设阶段,“中国天眼”获得了钢结构、自动化产业、机械工业、创新设计、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电磁兼容研发、建设工程等10余个领域的国家大奖。
多位天文学家都认为,至少在分米波波段射电天文学、脉冲星观测研究领域,“中国天眼”很快就能世界领先。除了天文学观测以及建造望远镜带动的技术创新,它还将成为最精确的物理规律验证实验平台。
姜鹏介绍,借助“中国天眼”超高的灵敏度,国家天文台已经将脉冲星的计时精度提升至世界原有水平的50倍左右,这将有可能使人类首次具备极低频的纳赫兹引力波的探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