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内

德国改善签证加大力度吸引中资 不惧英国竞争

来源:环宇视展2019-05-04 03:224309

“签证问题说明中国思维和德国思维的不同,德国签证要求我们先定机票(提供机票信息),再发签证,但是中国人想,如果 我机票买好了,你不给我签证怎么办?” 10月27日,德国驻华大使馆首次在京举办的德国投资环境论坛上,100多人的会议室里,一位中年中 国企业家站起来,向德方抛出这个问题。

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一阵掌声,多少反映出很多中国商人赴德投资的共同心声。10月,走访部分在德经营的中国企业时,亦多次听到中方 关于德国签证的烦扰。据悉,当天近80家中国企业到德国使馆参加这一论坛,成功收购德国老牌混凝土泵生产商普茨迈斯特的中国民企三一重 工和赴德国小镇、非大城市投资的正泰太阳能更是被作为嘉宾邀上台,分享成功投资德国经验。

改善签证

笃信外资可以创造就业、通过竞争提高本国企业活力的德国,近来开始加大吸引中资的力度。在北京办完投资论坛介绍后,德国北威州投 资促进署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封兴良表示,还将到访其他中国城市介绍北威州——德国吸引外资最多的联邦州。截止2013年底,已有包括华为 、徐工、中兴通讯等逾800家中国企业落户这一德国西部经济强州。

长期以来,德国签证一直是中国商人赴德投资的一大抱怨。中国在欧洲的首家商会——德国中国商会——亦将签证问题列入中企在德经营 几大挑战之一。随着中德经贸关系进一步密切,若无改进,类似抱怨将只增不减。中德双边贸易额2013年再逾1600亿美元的背景下,双边投资 呈现出更快的增势。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介绍,2013年,德国对华新增直接投资约20亿美元,增长近50%,而中国对德直接投资额约8亿美元 ,增长亦近50%。目前,德国约有8000多家企业在华经营,除了奔驰、宝马等知名品牌,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德国眼里其经济的中坚力量 ;中国约有2000多家企业在德经营。

对于上述中国企业家的问题,同在听众席的德国驻华大使馆签证处处长白玉达女士听完,立刻拿起话筒解疑,称他提到的这些签证问题( 指商务签证)已经不存在了。2014年8月起,德国驻华大使馆签证处不再要求中国商务旅行者出示机票和旅馆订单。

2014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率15位中国部长赴德参加中德政府第三轮磋商,见证双方近200亿美元合作协定签署之外,两国就进一步简 化签证程序达成一致。

结束磋商后发布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称,双方在对等基础上以将短期签证审发时间缩短为48小时为目标,通过简化签证申 请程序,加快签证审发时间,实施便利申请人的签证审发程序;双方同样愿在对等原则下,为商务人员申请签证提供便利,增加多年有效和多 次入境签证的发放,延长签证的停留期;在满足相关前提的条件下,延长短期签证的停留期和有效期。双方还将与各自主管部门保持沟通,尽 可能将长期性工作签证的审发时间缩短至2个月内。德国还计划在中国其他城市增设签证申请中心。

白玉达称,目前40%的签证可以在48小时内完成,正朝着48小时内处理所有签证的目标努力,但也坦言,每年高峰期时往往出现超过48小时 的情形。

“每年五月到九月,尤其七八月,是签证高峰期”,白玉达说,有些欧洲国家标榜48小时完成,但实际做不到,德国如果承诺就一定要做 到,不然就不承诺。对于何时能作出这一承诺——48小时内审发签证,她表示暂时无时间表。

对于签证难,德国驻华大使馆参赞白约恩也有其体会。他表示,德国人申请中国签证也不容易。

此次主要介绍德国北威州投资经商环境的论坛上,该州封兴良表示,若中企赴北威州投资,除了安排专人在投资落户全程中提供免费咨询 服务,如法律、税务方面,他们还会奉上3000元的现金“大礼包”,“这笔钱只能帮他们注册时支付点律师费,作用不大。”

不惧英国竞争

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首次突破千亿美元。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 公报》,当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流量同比增长1.4%的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近23%,连续两年位列全球三大对外 投资国。国内亦有学者预测,未来十年,中国或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对外投资国。这个时点也是很多人眼里中国GDP超过美国的时间。

从中国投资中分羹的地区看,2013年,拉丁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获得的中国的投资分别有约133%、52%、34%、17%的较快增长;即使 在中国通信产品和中国国企收购备受争议的北美地区,亦有0.4%的微增长;但在复苏疲软的欧洲,中国投资同比下降逾15%,至不到60亿美元 。

因为欧元区仍然存在的问题,英国政府网站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英国被视为相对安全的投资“避风港”。英国贸易投资总署数据显示 ,已有超过 500 家中国企业在英国投资。2012年,中国企业对英投资达到近28亿美元,同比增长95%。其中,中国企业对伦敦皇家阿尔伯特码 头、酒店行业等的投资,被视为标志性案例。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英投资并购累计超过300亿美元。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中 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即将在1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在吸引中国对外投资上,预计英国未来将列美国和日本之后,位第三。

目前,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表示,中国对德投资规模较小,尚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3年9月底,中国企业累计在德非金融类投资总额达38 亿美元,仅占外国对德投资的0.2%,仅为德国对华投资的十分之一。即使按照近日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翟谦的估计——目前中国对德投资累计 或达80亿美元,这一数据亦不大。

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德关系明显得到快速发展,对于吸引中资时面临来自其他欧洲国家的竞争,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Michael Clauss)表示,“的确,伦敦吸引很多资金,但这些投资后来又用于对欧盟其他国家投资,虽然伦敦的金融区是欧盟最重要的金融区,但德国 拥有最强有力的实体经济。”

三一重工正是冲着“德国制造”——19世纪英国人眼里的劣质品代名词——的全球名声赴德投资。在德国遇到的一位中国汽车零部件商表 示,要学发展汽车、学习汽车技术,还是得来德国。

投资德国挑战

和一些国家对中国投资持怀疑或偏见态度不同,白约恩表示,保证德国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但赴德投资的挑战,如德国中国商会实地报 告、多位政商界人士观察所言,需要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审慎考察。

现场另一位企业家向德方咨询,他在德国投资,需要雇佣约150人,德国十分注重外资创造就业,即雇佣德国员工,不过,作为中国老板他 意向多雇佣中国员工。德方并没有就他可以雇佣多少中国员工给出直接答复。

劳动力成本是正泰太阳能投资德国东部小镇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其副总裁及财务总监沈彦介绍,为了规避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方, 他们决定投资德国,在当地生产,而东部临近柏林,有很多波兰员工,劳动力成本较其他地区低。

10月10日,第六届汉堡峰会期间,成立一年多的德国中国商会——中国在欧洲建立的第一家海外商会——发布《2014年中资企业在德环境 调查》(下称《调查》),直言中资企业在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经营的六大挑战:跨文化管理;签证问题和工作许可申请;合规性经营;融资 问题;地方保护主义和政治偏见以及知识产权。

商务部翟谦亦指出,中国企业对德投资并购存三大难题,企业文化融合与知识传递尤其突出,包括向德国员工解释中国的企业文化以及将 德国企业研发等方面的经验向中方进行系统扩散,带动中国企业提升。

问及中企投资德国挑战,有实战经验的沈彦表示,中国企业和德国企业文化差异很大,德国的严谨和中国对速度的追求需要时间的磨合。

“有时候中方有工艺改进,按照中国人习惯有主意就去做,但德方要周全考虑半个月、一个月时间,”最后,他们不得不派资深管理人士 跟德方沟通。通过沟通解决双方分歧之外,让沈彦感到自豪的是,德国有了第一条以中国企业名字命名的路“正泰路”。

翟谦还表示,谈判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欠缺也是当前中国企业对德投资中的一大问题。此外,在德中资企业融资也较困难。此前,传出个别 在德交所上市中国企业跑路的消息。

打赏

上一条:2014德国国家旅游局推广会 全面解读签证政策和程序

下一条:中国人赴美签证年限延长:学生5年 商旅10年

  • 0人打赏
    纠错
关闭
同类资讯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
Book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