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内

中时电子报社论:中国经济为何能够不崩溃?

来源:中时电子报2020-11-26 09:384303

中国经济

如果要说二十世纪最大的悬疑剧是什么?我想很多人会回答:中国大陆经济为什么没崩溃?这确实有点玄,20年前,如果你问经济学家大陆经济会不会崩溃?他们会说大陆绝对会崩溃;10年前你再问他们,他们会支支吾吾的回答:应该会崩溃。但讽刺的是,随着疫情的肆虐,以及中美的对峙,看好大陆发展的人却与日俱增。

最近,Bloomberg首席经济学家Thomas Orlik出版了一本书《China:The Bubble That Never Pops》(中国:永不爆裂的泡沫)更是一下子亮瞎了大家的眼睛。书名不但用了Never这个绝对的字眼,还认为大陆对抗各种危机时的经济动能,让它一次又一次的在崩溃预言满天飞之际挺了过来。

这个顽强的力量更在2020年让大陆迅速的从Covid-19中迎来了不可能的大复苏,所有看衰大陆的人全都闭上了嘴巴。

但这不合逻辑,永不爆裂的泡沫就像免费的午餐一样不会被经济学教科书接受。确实,1985年的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Paul Samuelson和Jean Tirole曾经承认过泡沫可以持续的可能性。他们认为如果经济增长率能够一直超过利率,泡沫就可能持续存在。

如果这样,大陆正是这理论的实践者,他们让泡沫绚烂夺目,更努力吸引外部的投资人进场。假设大家都愿意将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某种资产中,例如房地产,那房地产价格就会水涨船高往上走,久而久之,每个人都会相信房地产上涨理所当然,每个人还会认为他们可以轻而易举找到下一个接手买下他们资产的人,慢慢就会像Samuelson说的那样,一代人一代人伴随着同样的想法而生,这个链条就永远不会中断。这就是我看见的大陆房地产市场,它单向上涨就不下跌。

但经济怎么可能永远两位数增长?每一代人怎么可能越来越多收入去投资资产?如果能够让廉价劳动力持续不断从田地转到工厂,从国营企业移到民营企业,私人资本还有可能继续获得可观回报,因为这可以为企业家提供大笔投资的资金来源。

但随着中国劳动力的短缺,企业的盈利能力终究迎来了下降。然后,随着工人的招聘越来越困难,资本和房地产的回报也慢慢的步入了下行方向,这就是我亲眼目睹的2016年大陆经济的陷入困境:当时,房地产开发商的库存令人生畏,影子银行的贷款让人害怕。除此之外,制造业的产能过剩比比皆是,整个大陆经济看起来随时会陷入通缩。

结果大陆怎么应对?我亲眼看见他们用五个“R”再一次完成了反转:“Reflating 再通膨”、“Remix再重组”、“Refinancing再融资”、“Rotating再轮换”和“Write off再注销”。首先,他们在不减慢经济增长的情况下重组了经济活动的架构,虽然减少了在新矿和钢铁上的支出,但又同时在基础设施的支出加大了力度。

另外,让短期高息银行贷款的项目由地方政府发行的低息债券进行了再融资。另外,大陆还注销了许多的不良贷款(包括影子贷款)和实体资产。旧的矿厂被关闭了,贫民窟被清理了,甚至让低收入家庭透过动迁补偿购买了新的房产。而这些全都由人民银行的定向贷款来提供资金。这有效拉开了增长与利率之间的差距,还使得债务水平轻而易举的获得了维持。这在我看来就是第二个“四万万亿”的纾困。

自由市场根本不会这样处理,所以,我认为大陆一次次的扭转劣势其实来自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它睥睨自由主义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它不相信放任就可以重回均衡,它选择用纾困、抹平及重新分配让大陆崩溃始终没来。

但Covid-19一下子让全球陷入了手忙脚乱,没人有空去质疑大陆的作法,纾困更成了每个政府都在干的事情,疫情的强劲复苏还让大陆捡到了一把枪,双循环成了大陆举国上下戮力以赴的发动机。

所有的变化让我想起了恩格斯的话:如果你相信无形的手,“长期来看,我们都早已死光。”(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现在,马克思与恩格斯肯定在天堂乐不可支,马克思会笑着说资本主义终于崩溃了,全球都是社会主义,恩格斯则会大笑自己的理论翻身了。

打赏

上一条:中国民航局要求接触进口货物地面人员实名制

下一条:欧洲国为佳节放宽限制措施 冯德莱恩:不应太快放松限制

  • 0人打赏
    纠错
关闭
同类资讯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
Book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