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期刊昨天(3月2日)报道称,受冠病疫情影响,中国大陆去年最少有100万间实体小店经营困难倒闭,其中江苏、广东、山东三省情况最严重。业界呼吁政府协助推动减租、容许地摊经济及利用大数据针对小店放贷,协助小店度过疫情难关。
企业资料查询网站“企查查”数据显示,去年1至11月,已吊销注销个体户等实体供301万家。企查查数据分析师崔凡表示,即使排除网店、流动摊贩,小店倒闭数量仍达上百万间。
数据显示,吊销注销小店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东西部差异显著。江苏、广东、山东三省2020年注销小店数量居大陆前三位。
城市之内,景区、商业街小店倒闭数量明显多于社区。半月谈记者在东北、四川、天津等地走访了解到,景区小店收入依赖于游客,过去一年受疫情影响,经营格外惨淡;社区小店主要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受到影响最小。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吊销注销的小店中,69.4%的店家经营时间不满五年。分析认为,经营两至五年的小店铺最容易倒闭。
与民众基本生活关联性少的行业倒闭较多。从天津、长春、沈阳、成都、广州等城市情况来看,教育、健身、洗浴等行业倒闭多。
上海有奶茶店老板原有业务难以维生,铤而走险违法在直播平台开设色情直播间以交租,最终被起诉。天津有海鲜酒楼老板潜逃避债,已充值或购买会员资格的民众围堵酒楼索赔,最终向有关部门投诉寻求解决办法。
有专家提示,小店倒闭还会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负面影响。当下小店房东收到的租金多半投入了民间借贷市场,成为中小企业银行之外融资“资金池”的源头活水。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靖一认为:“大量小店倒闭无疑影响到民间融资能力,进一步窄化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多名专家呼吁,地方政府可找店铺出租人和承租人协调,降低租金。吉林长春市有商场负责人决定免除租户两个月租金,减轻小店经营成本压力。另外,有地方政府调整经营管理手段,允许小店在早市、夜市摆地摊,以提高收入等。
报道还提到,数字金融对小店应对疫情冲击还是起到了缓冲作用,尤其是基于大数据的精准信贷对小店来说不乏“雪中送炭”意义。一方面,大部分小店并不具有企业资质或者固定资产,传统银行很难对其作出信用评估,遑论发放贷款;另一方面,小店经营人员在数字平台上产生的交易流水,可实时纳入互联网金融的机器学习模型,实现更为精准的风险评估。
许多专家因此表示,在疫情尚未结束的非常时刻,互联网巨头要践行“科技向善”,正可从更为精准地加强对小店经济的融资帮扶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