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中高端价值链攀登的时候,中国制造正受到来自先行者和追赶者两方面的挑战。要应对之,供应链的链主是一股重要力量,尤其是其在推动自主创新、带动行业补齐向上爬升的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卡脖子”看上去是一个技术节点,是一个孤立问题,但实际上,其向来都是因系统性失灵造成的,涉及到与供应商和其他行业的知识连接。链主在其中可以起到枢纽作用,通过倾注场景、资金和拉通资源,倒挂金钩,很好地破解创新难题。
人均GDP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在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之外,根据第一财经整理各个地级市的人均GDP后发现,共有27个普通地市的人均GDP超过12万元(人民币,下同)大关,其中前十名分别是鄂尔多斯、克拉玛依、无锡、苏州、海西、榆林、常州、舟山、东营和珠海。尤其鄂尔多斯和克拉玛依人均GDP更是超过20万元,超过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
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去年的贸易总额近3000亿欧元,占德国生产总值的近8%。除了对当地工厂大规模投资外,中国还是德国公司重要的零部件和材料供应商,也是其产品的重要买家。因此,尽管对中国的全球野心以及中美的紧张关系存在政治顾虑,许多企业还是选择向前迈进,加深与中国的联系。
在疫情期间几家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的前途呈现一片黯淡,除了官方的清零政策压制了产品销售,对科技业者加强监管措施也让网路科技业巨头们的股价跌至多年来最低水平。但随着经济重新开放,中国科技巨头最新发布的财报已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但是步伐并不均衡,显示这些科技业者可能会面临艰难的转型期。
欧洲最大资产管理公司锋裕汇理(Amundi)投资长莫蒂埃(Vincent Mortier)日前受访指出,「在我们的配置中,做出了从西向东的明显转变。」他预计,美国经济明年将不会增长,而中国大陆、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将增长5%至6%。该公司正将资产配置撤出美国,转移到中国大陆。在他们看来,中国大陆的经济前景更光明、估值更高,而且通膨前景更温和。
香港与大陆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机制「北向互换通」今日正式启动,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欧冠升在启动仪式上指出,互换通将推动更大范围且可持续性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全球市场的地位。互换通将与债券通产生协同效应,让境外投资者以方便及安全管道,参与在岸人民币利率互换,对接投资者透过衍生品管理人民币利率风险需求。
随着各地经济数据出炉,2022年GDP十强县也已经揭晓,分别是昆山、江阴、张家港、晋江、常熟、慈溪、宜兴、神木、长沙县和义乌等地。从GDP十强县所属省份来看,江苏独占5个席位、浙江占据2席,另外福建、湖南、陕西各占据1席,并仍以江苏昆山位列第一。
国家移民管理局11日公告,从5月15日起实施全面恢复口岸快捷通关、全面恢复大陆居民赴港澳团队旅游签注「全国通办」等4项调整优化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进一步保障便利中外出入境人员往来,促进服务对外开放。 此外,全面恢复实行大陆居民赴港澳团队旅游签注「全国通办」,让大陆民众可向任一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交赴香港、澳门团队旅游签注申请,申办手续与户籍地一致。
中国贸促会公布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显示,今年前两月,全球经贸摩擦冲突,仍处于高位上扬态势。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意见》)18条举措,稳住对发达国家出口。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昨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将长期成为外商投资首选地之一。
深圳5月8日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2022年,深圳常住人口1766.18万,比2021年净减少1.98万人,出现建市以来首次负增长。有观点认为,疫情与伴随而来的经济困难是造成常住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上述统计公报显示,深圳全市2022年年末常住人口1766.18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583.4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33%;常住非户籍人口1182.71万人,占比重67%。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2022年平均工资数据,无论是在城镇非私营单位或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第一的都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行业平均工资水准则下降。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万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下降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
2023年中国大陆最强十大品牌榜单公布,微信蝉联中国大陆最强品牌,保持了AAA+的品牌强度评级,综合评分为91.6分。排名第二至第十的品牌分别是贵州茅台集团(90.8分)、五粮液(89.8分)、农夫山泉(87.1分)、国家电网(86.9分)、中国银行(86.8分)、海天(86.6分)、中国工商银行(86.4分)、雪花(86.4分)、中国建设银行(86.3分)。
中国海关总署网站9日消息,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13.32兆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其中,出口7.67兆元,增长10.6%;进口5.65兆元,增长0.02%;贸易顺差2.02兆元,扩大56.7%。另方面,中国对东协、欧盟进出口增长,对美国、日本等下降。前4个月,东协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东协贸易总值为2.09兆元,增长13.9%,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7%。
英国《金融时报》报导认为,中国航空公司获准扩大赴美航班数量,这是当前中美关系处于不稳定之时,美方对中方做出的「小让步」(small concession)。此前,该报引述知情人士称,美国同意将每周中国赴美航班班次从8个增加至12个,但前提是中国赴美航班不得飞越俄罗斯领空,这使得中美航线完全恢复的谈判陷入僵局。
2023年「五一」假期的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强劲,经文旅部测算,连假期间的国内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年增率达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人民币,下同)、年增率128.9%,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由毕马威和悉尼大学商学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增加了在澳大利亚的投资,是2016年以来首次年度增长,但仍远低于历史水平。 2022年,中国在澳洲的投资总额为14.2亿美元,比2021年的5.85亿美元增长一倍多,但仍远低于2011年至2017年每年约100亿美元的投资额。2008年,在澳洲矿业投资热潮中,中国企业的投资更是高达162.0亿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今年的亚洲经济增长预测上调0.3个百分点至4.6%,对中国的增长预测则设定在5.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利率的快速上升“暴露了金融领域的脆弱性”,警告银行业须警惕额外风险。
中国智库「育娲人口研究」最新报告显示,中国是全球养育孩子成本第二高的国家,仅次于韩国,且抚养一个孩子到18岁的成本是中国国内人均生产总额(GDP)的6.9倍,成本相当于德国的2倍和法国的3倍。在中国抚养一个孩子从出生到18岁的平均成本为48.5万元,而抚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的平均成本约为62.7万元。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