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表示,如香港今年3至4月全面开放,包括解除口罩令,容许新冠和流感等呼吸道病毒在夏季传播,巩固社区免疫屏障,下个冬季将不会面临太严重的爆发。
美国司法部联合纽约及加利福尼亚等八个州政府对谷歌公司发起反垄断诉讼,指它非法垄断数码广告市场,损害竞争,呼吁拆分这家搜索巨头的数码广告业务。谷歌(Google)通过对网络出版商、广告商和经纪商用于推广数码广告的大量高科技工具进行系统性控制,破坏了广告技术行业的合法竞争。
荷兰ASML Holding NV首席执行官温彼得(Peter Wennink)说,美国主导的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可能最终促使北京成功开发出本土的先进芯片制造技术。据此前报道,荷兰和日本已接近加入拜登政府牵头的遏制对华技术出口的行列。ASML对中国客户的销售可能面临更多限制。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表示,新兴市场股票势将成为当前这个十年的赢家。该公司成为最新一家看淡美国转而看好其他地区的投资者。发展中市场的股票估值有吸引力,印度等经济体的增长势必好于美国。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建议每年更新新冠疫苗,即一般人应每年接种一剂,程序与流感疫苗相似。它指出,由于新冠病毒不断演变,新冠疫苗可能须要每年更新一次。该局将在春季选定新疫苗要针对的新冠毒株,更新后的疫苗可在每年9月推出,以配合秋季疫苗接种活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中国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量和销量连续八年保持全球第一。中国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中国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说,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预计今年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根据星期一发布的一项研究,地球内核已经停止与地球其他部分同向旋转,甚至可能正在往相反方向旋转。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宋晓东和特聘副研究员杨翼撰写的报告,称地表以下约5000公里处为这个“行星中的行星”,可以独立旋转,因为它漂浮于液态的金属外核中。
继赛力斯AITO问界电动汽车大幅下调价格后,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也于1月17日宣布部分车款降价,降幅从2万元至3.6万元(人民币)不等。这是中国电动汽车生产企业为应对特斯拉新年大降价做出的反应。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中国国产电动汽车品牌加入到降价行列,电动汽车或将进入新的价格竞争时刻,并使踩踏加剧。
综合印尼《雅加达邮报》和安塔拉通讯社报道,载着大约210名中国旅客的印尼狮子航空包机,从中国深圳起飞,并在星期天早上10时40分抵达峇厘岛伍拉莱国际机场。相关单位为这些旅客献上花环,并安排峇厘岛传统舞蹈表演,以及舞狮助兴。印尼旅游部市场局副局长马尔蒂尼(Ni Made Ayu Marthini)希望在这之后,会有更多中国游客前往峇厘岛。
山东省出境商务洽谈活动欧盟招商团23日凌晨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以小分队形式,分别飞赴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家,拜访西门子、达能、诺力昂等世界500强公司和行业领军企业,落实前期合作意向,推进产业项目合作。据了解,这次出访的欧洲招商团,是新冠疫情三年来,首个政府组织的赴欧洲经贸代表团。招商团由山东省商务厅带队,包括淄博、潍坊等市商务部门、经济园区及部分企业负责人20多人组团参加。
中澳双方同意安排澳洲贸易部长法雷尔和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进行视频会议。新华社星期四证实这个消息。中澳贸易高官近期将以视频方式举行三年来首次会议,可能为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破冰。澳大利亚政府官员呼吁中国取消对澳洲出口商品的贸易壁垒。受访学者评估,中澳关系不断回暖是中国外交新气象的重要看点之一;尽管两国开年以来继续在地缘政治、人权等问题出现分歧,但在恢复经贸关系上姿态都非常务实。中国可能推动与澳洲经济市场相互开放,作为不让澳洲继续倒向美国的重要杠杆。
中国进一步放松出境旅游限制,从下月起将允许旅行社试点恢复经营中国公民赴包括新加坡在内的部分国家的出境团队旅游业务。根据公告,第一批试点国家有二十个,分别是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马尔代夫、斯里兰卡、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老挝、阿联酋、埃及、肯尼亚、南非、俄罗斯、瑞士、匈牙利、新西兰、斐济、古巴和阿根廷。
特斯拉降价风波愈演愈烈,不到三个月连两次降价,平均降幅12%,最高达20%,不仅惹来市场非议,也引发车主集体维权抗议。降价主因在特斯拉销售业绩下滑,但中国大陆新能源车厂快速崛起,比亚迪、小鹏、蔚来、理想等纷纷打响品牌、抢占市场,更是关键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主导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曾经感染新冠并接种过疫苗者,体内所产生的抗体足以较长时间保护他们避免重症和入院治疗。这个国际研究对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进行的20多项研究做了分析,以了解染病与接种疫苗,以及单单是染病所产生的抗体能提供多大的保护。
近日外媒报导美国第3大电脑商戴尔公司要逐步将供应链移出中国,成为苹果移出中国供应链后另一项震撼中国产业界的举措。中方对此的评论着重在西方国家不应「孤立中国」或「与中国脱钩」,这种以中美战略竞争的角度看待外商的投资策略转变,显然错看了外商转移供应链的避险需求。大部份外商转移中国供应链既非为了孤立中国,亦非要与中国脱钩,而是基于避险需求要分散供应链,这种策略也是当下国际投资界与产业界最流行的「中国+1」概念。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