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欧洲能源危机掀起了液化天然气(LNG)热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报告显示,虽然去年全球LNG供应仅出现了小幅增长,但贸易额达到了历史最高。欧洲的需求飚升成为主要推手,美国则成为主要获益国。对于今年,IEA认为中国的LNG需求将成为关键。一旦中国需求增大,在欧洲失去俄罗斯管道天然气供应的背景下,全球购气竞争将加剧、LNG价格将再度上涨。
一项独立研究调查星期一指出,截至2050年,德国经济将因极端天气面临最高达900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 德国目前正在寻求合适的气候应对措施,以减少经济损失。 德国经济部和环境部引述这份研究报告称,根据全球暖化的程度,极端高温、干旱和洪灾将导致德国在2022年至2050年间,面临2800亿至900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
尽管太阳能和电动车等更多清洁技术有助限制煤炭和石油使用增加的影响,国际能源总署(IEA)今天仍表示,去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创下历史纪录。根据能源总署统计,2022年全球能源相关排放量上升0.9%,相当于3.21亿公吨,总量达到创纪录的368亿公吨。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中国今年天然气需求超预期大增对欧洲天然气供应的冲击,可能比俄罗斯供应全面停止来得更大。中国今年更快的经济增长应该会提升燃料需求,但最大的问题是,这是否会推动天然气采购量达到前几年的高峰。能源署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将在今年回弹近7%。欧洲的消耗量去年出现了有纪录以来的最大降幅,降幅今年可能略有放缓。能源署和欧洲联盟官员警告,由于前最大供应国俄罗斯的供应减少,维持消费纪律对欧洲大陆仍然至关重要。
日本和欧洲公司正在对越南海上风电领域进行重大投资,希望可以充分利用越南可再生能源的优势。住友集团将在越南建设装机容量500兆瓦至1吉瓦的风力发电厂,预计2030年投入运行。若项目进展顺利,该集团将考虑同越南各家公司合作,促进在越南开展的各项目,包括越南北部。
国际能源总署(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表示,受到暖冬影响,欧洲今年冬天看似打赢了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战争,没有出现高电价或供电危机,但明年是否也一样顺利,还很难说。根据投资银行杰富瑞集团(Jefferies Group)表示,目前欧洲的天然气储存量已达到64%,远高于过去五年这个时间的水平45%。不过能有这样的储量成绩,部分要归功于去年上半年,俄罗斯天然气仍正常输送到欧洲。即使是现在,供应量也维持在过去的20%左右。
中国石化宣布,全球规模最大的绿氢项目已正式开工,该项目将利用鄂尔多斯地区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发电直接制氢,这种利用可再生能源制造出来的氢气因完全无碳排放,因此被称为「绿氢」。内蒙的绿氢项目完成后,年制绿氢3万吨、绿氧24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43万吨。
为缓解俄罗斯减供威胁,欧洲去年高价进口大量天然气现货,虽因为异常温暖的冬天,成功度过能源危机,但如今能源价格已经大幅下滑,这些天然气库存的交易都呈现亏损,进而损害欧洲经济,而为此买单的可能是欧洲纳税人。 欧洲基准合约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今年迄今已经跌约28%,来到每兆瓦时53欧元,较去年8月每兆瓦时349欧元的历史新高低85%。
联合国(UN)秘书长古特雷斯今天警告,全球变暖可能迫使低洼社区民众放弃家园,出现「大规模」的出走潮。他呼吁预先落实法律框架,尤其是针对难民。古特雷斯表示,「目前的法律制度必须看到未来,并因应现有构架的不足」,包括国际难民法。
国际能源总署(IEA)执行董事比罗尔(Fatih Birol)5日表示,随着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的需求复苏,石油生产国可能不得不重新考虑其产量政策。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和第二大液化天然气买家,中国的需求已成为2023年全球油气市场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因为投资者押注北京去年12月解除新冠限制后的复苏速度。
根据星期一发布的一项研究,地球内核已经停止与地球其他部分同向旋转,甚至可能正在往相反方向旋转。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宋晓东和特聘副研究员杨翼撰写的报告,称地表以下约5000公里处为这个“行星中的行星”,可以独立旋转,因为它漂浮于液态的金属外核中。
自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仰赖石油与天然气进口的国家更忧心受制于出口国,然而少有人注意到绿能技术供应链已悄悄集中于中国之手,垄断程度更甚油汽大国的化石燃料。 国际能源总署(IEA)上周发布的数据显示,世界制作锂电池所需的钴有95%是中国提炼,电动车所需电池有75%是中国制造,而像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太阳能光伏模块7成是中国产制,凸显迈向再生能源所需的全球供应链高度集中于中国的程度。
西班牙能源巨头伊比德罗拉(Iberdrola)公司执行董事长戈兰说,欧洲很“幸运”,这回冬天气候暖和,减少了燃料需求,不过欧洲能源危机还未到尽头。他说:“只要能源市场继续过度依赖化石燃料,并受到地缘政治事件的影响,它们将是脆弱的,我们不可以为能源危机已经结束。”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