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3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气候状况》报告显示,厄尔尼诺现象和长期气候变化去年重创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干旱、热浪、野火、极端降雨和创纪录的飓风对当地民众健康、粮食和能源安全以及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从重力、风电到锂电池储能等各种新型储能技术的应用,截至2023年底,全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自「十四五」规划以来,新型储能装机更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000亿元。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
全球气候变迁,各地暴雨成灾,本周四(2日)开始,阿联酋再次遭遇暴雨,导致飞往迪拜的航班被取消或改道。四月份,本周五(3日),新加坡大部分地区发布洪水警告,沙特阿拉伯多个地区预计将遭受雷暴袭击,伊拉克北部苏莱曼尼亚地区暴雨引发洪水,中国的南部省份、巴西、东南亚、非洲都有相关灾情传出。
在意大利都灵(Turin)举行的七工业国集团气候、能源和环境部长级会议,结束时发布的一份相当重要的核能共识公报:七国集团(G7)不再反对核能,就算本国不选择核能,也会支持那些选择使用核能的国家继续发展相关技术。
山东肥城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在4月30日上午完成并网,向电网发出了第1度电,这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每年发电量可达6亿度,能保障超过2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在用电离峰时将常温常压空气压缩、存储,在用电高峰时发电,就像一个「超级充电宝」。
美国和中国大陆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在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提高了等离子体密度上限,同时可使等离子体保持高约束模式的稳态运行。新研究将受控核聚变技术向着商业化方向又推进一步,但能否推广到更大规模的设备上仍有待验证。
美国一项新研究预测,全球气温上升和圣婴现象的交互影响可能导致热带地区在今年夏天出现极端湿热天气。研究团队指出,2023年底的「超强圣婴现象」表明,2024年热带地区全年平均最高湿球温度(加湿空气块使其饱和时达到的温度)将达到摄氏26.2度,并且有68%机率打破现有的最高温记录。研究团队向生活在热带地区(太平洋、亚洲和澳大利亚)的居民发出「事先警告」。
科学家说,气候变化导致气温继续升高,欧洲人的体质已无法承受越来越炎热的天气。 去年7月欧洲多国遭遇历来最严重的热浪,这也是有记录以来,欧洲最大面积地区遭遇这种情况的一次。意大利部分地区的死亡人数比正常水平高了7%。在意大利北部洛迪城镇,有一名为道路标记上漆的44岁男子,突然倒下死亡。
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华盛顿举行的春季会议上宣布的这笔自愿捐款,是美国和其他世行股东2022年将世行使命扩展到消除贫困之外项目以来,对世行资产负债表的最大单项赠款。11个国家已承诺向世行新的混合资本和投资组合担保工具,捐款超过110亿美元。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3月25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在京会见欧洲气象卫星开发组织(EUMETSAT)主任菲利普·埃文斯一行,双方就加强地球系统观测、空间天气、早期预警、人工智慧等领域合作交换意见。陈振林和菲利普·埃文斯分别代表双方更新签署《中国气象局与欧洲气象卫星开发组织关于气象卫星资料应用、交换和分发合作协议》,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曹晓钟出席。
近期政策和法规颁布以及COP28联合国气候峰会的会议结果,可能很快扭转当前的甲烷排放趋势。国际能源总署的全球甲烷追踪器(Global Methane Tracker 2023)报告发现,化石燃料的生产和使用导致2023年近1.2亿吨的甲烷排放,与2022年相比仅略有上升。另外,还有1000万吨的甲烷排放来自生物能源。
研究人员警告,由于沿海陆地正在下沉,到本世纪中叶,海平面上升对美国旧金山和新奥尔良等大城市的影响,可能会比预期中更加严重。预计到2050年,美国沿海地区的海平面将上升约30厘米,从而大幅增加风暴潮等破坏性气候影响的风险。
「中核集团」微信公众号消息,当地时间2月29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融合实验反应堆(ITER)组织与中核集团中核工程牵头的中法联合体,正式签署真空室模块组装契约。这是中国在成功安装「人造太阳」心脏设备之后,再次承担其核心设备的安装任务,中国人将再次为ITER计划顺利推进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发布消息称,近日渤海深层油气勘探再获重大发现,亿吨级油田渤中26-6油田新钻探井测试产能创新高,新增探明储量超过4000万立方米,可供百万级人口城市日常交通使用超20年、家用燃气使用60年。其巨大的油气与天然气储量同时将该油田已探明储量推升至超过2亿立方米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变质岩油田。
据法广引述法新社报导,难敌中国企业的竞争,瑞士光伏太阳能零配件生产商梅耶·博格(Meyer Burger)集团当地时间23日宣布,将在三月上旬停止该集团在德国东部弗莱贝格工厂的生产,这是最终关闭该工厂之前的第一步。报导称,梅耶·博格在德国东部弗莱贝格的这一工厂是德国的主要光伏太阳能工厂之一。23日宣布关闭该工厂的消息,对整个欧洲的太阳能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坏兆头。
最大进口国中国主导增幅,欧洲仍无法填补供需缺口,续与亚洲「争气」。跨国油气集团壳牌(Shell)在其最新年度液化天然气(LNG)展望报告中预测,到2040年,全球LNG需求预计将增长50%以上。中国、南亚及东南亚国家的天然气需求增强是背后的主要驱动力。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