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是秋冬季节常发生的意外事件,这是因为一氧化碳侵夺了红血球的带氧能力,造成身体缺氧而晕厥。以往的治疗方法就是提供纯氧,让红血球慢慢带回氧气,但这一过程可能心较缓慢。现在,科学家发明出一种基于分子海绵技术而开发的解毒剂,可以快速捕捉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分子,并帮助身体在几分钟内将其排出。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编程的染色体编辑技术(PCE),将显著提升真核生物基因组的操纵尺度和能力,或为作物性状改良和遗传疾病治疗开辟新路径。此外,精准染色体编辑技术的突破将加速人工染色体构建,在合成生物学等新兴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美国生命科学公司丹纳赫(Danaher)星期二上调全年盈利预期,主要受益于制药客户对生物工艺产品的持续需求,以及中国市场逐步回暖的迹象。丹纳赫预计,全年经调整后的每股利润为7.7美元至7.80美之间,高于此前预估的7.6美元至7.75美元。公司还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将实现同比低单位数增长。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日前发消息说,它与法国互联医疗设备企业桑索姆公司(Sensome)等合作,首次利用一种微型传感器,实现对肿瘤细胞时空动态(即随时间变化的细胞行为)的非侵入性、实时监测。
中国医学团队开发致病性小胶质细胞替换新方法,有望应用于更多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ALSP是一种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成年后发病,平均生存期仅3年至6.8年。相关基因突变导致小胶质细胞功能异常,数量锐减且从“大脑保卫者”变为“破坏者”,引发认知与运动功能退化等,最终导致神经功能丧失。而此前全球尚无明确的有效治疗手段。
中国医疗团队取得血液肿瘤细胞疗法新进展,有望大幅提升细胞疗法的可及性。这一新疗法采取体内制备CAR-T的模式,相比传统体外制备CAR-T疗法,可简化操作、降低成本,有望大幅提升细胞疗法的可及性。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上。
中国官方星期天(7月6日)发布限制欧盟医疗器械进口的通知,当中要求采购人采购预算金额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时,应当排除欧盟企业参与,但当中不包括在华欧资企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经批准,中国财政部决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
欧洲联盟星期五宣布,禁止中国企业获得逾500万元欧元的欧洲政府医药设备订单,以反制北京对欧洲企业实施相关市场的限制准入。这是欧盟与中国陷入的最新一轮贸易争端,涉及的订单涵盖外科口罩和X光机在内等医疗用品和设备,在欧洲市场的份额达60%、约1500亿元。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慧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近日与相关企业合作,成功开展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界面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该成果显示,中国在侵入式脑机界面技术上成为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精准定位和植入是整个手术成功的关键。高精度的电极植入可以为后续的信号采集和译码奠定重要基础。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Stanford Medicine)近日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人体血糖对于碳水化合物的反应,可能为新陈代谢状态提供关键信息,有助于辨识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的初期征兆。另外,三餐食物按照特定顺序摄取,有助于降低血糖飚升速度,降低肥胖助因。
新冠肺炎期间以疫苗怀疑论调闻名的美国卫生部长小罗勃甘乃迪(Robert F. Kennedy Jr.),5月27日宣布不再建议身体健康的儿童和孕妇接种新冠(COVID-19)疫苗。当天他接受播客节目访问时又有惊人之语:他可能很快就会禁止美国国卫院科学家在全球三家顶尖医学期刊发表文章,因为这些都是与药厂勾结的「腐败」刊物。
新研究发现,人体免疫功能在白天更为活跃和高效,这得益于一种免疫细胞对光线作出反应的生物钟机制。新研究显示,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受到一种昼夜节律控制,在白天更能有效应对感染。研究团队表示,这是人体免疫系统与自然昼夜变化相协调的体现,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机制。因为人类白天活动频繁,更容易接触到细菌感染,因此免疫系统在白天更为警觉。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授予奥地利、挪威、阿曼和新加坡认证,以表彰这些国家在食品供应中消除工业反式脂肪的示范性成就。这些国家通过实施最佳实践政策,并建立有效的监测与执行机制,有力推动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此次认证标志着全球消除反式脂肪行动再次树立重要里程碑,不仅体现了政策承诺,更见证了各国为清除食品供应链中反式脂肪所采取的具体行动。
血压是指循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以毫米汞柱(mmHg)为计量单位。血压由两个数值表示:收缩压显示心脏收缩或跳动时的血管压力;舒张压显示心脏在两次跳动之间舒张时的血管压力。按世卫组织的标准,非同日两次测量,血压值为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中国医疗科技公司森亿智能4月与沙特Almoosa健康集团合作,在当地开设并试运营全球首家人工智能(AI)诊所,标志着AI在取代人类医生成为医疗一线角色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在未来两周对进口药品加征关税,同时下令加快国内药厂投入生产的速度,让药品供应链更快转移到美国本土。特朗普在行政命令的情况说明中说:“我们不要向其他国家购买药品,因为一旦处于战争,我们将面对问题,我们要有能力自己生产。”
统领NSA,FBI,CIA的美国最高情报首长加巴德周四接受资深媒体人梅金凯莉采访时谈到,中国驳斥美国新冠肺起源指控,反控新冠病毒来自美国。对此加巴德首先回答,为避免下一次「疫情大流行」,美国必须停止病毒「功能增益」,接着加巴德承认,不只武汉实验室,全球多国都有美国资助的实验室在做,包含战前的乌克兰。
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AI)医院,从设计底层融入AI智能体功能,以协助医生精准决策,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推动解决基层全科医生短缺问题。这家医院建设将分阶段进行,初期将在清华AI全面布局和多学科医工交叉的基础上,建设AI医院系统,依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及北京清华长庚互联网医院试运行,以全科医学科和眼科、放射诊断科、呼吸科等专科为试点。
中国研究人员发现,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可降低痴呆发病风险15%,为高血压防治及痴呆疾病预防提供了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目前,痴呆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的又一重大公共卫生挑战。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包括痴呆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正不断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全球患痴呆的人数将从2019年的5740万增至2050年的1.528亿。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