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外交官星期二(1月16日)透露,欧盟成员国同意推进在红海开展新的海军行动,以保护商业航运的计划。外交官说,负责制定外交和国防政策的欧盟政治与安全委员会已对这项计划给予初步支持,将与志同道合的伙伴携手合作,细节仍待敲定。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韦阿拉指出,由于红海的紧张局势,她对今年的世界贸易“不太乐观”。
中美经济关系紧张,使全球贸易情况正在发生调整,美国财经媒体报导,根据上周五公布的数据,去年东盟十国购买了5240亿美元的商品,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出口国。 此外,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后,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也推动中、俄两国贸易往来增加,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中俄贸易总额2181.76亿美元、年增26.7%,中国对俄出口金额达1003.36亿美元、年增50.2%。
德国联邦统计局星期一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经价格调整后,2023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实际下降0.3%。 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工业(不包括建筑业)萎缩2.0%,服务行业普遍保持增长,其中信息与通信行业增长2.6%,公共服务、教育、卫生行业增长1.0%。消费方面,2023年德国家庭和政府的最终消费支出都出现下降,其中家庭消费支出下降0.8%,政府消费支出下降1.7%,为近20年来首次下降。
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15日至19日在瑞士达沃斯-克洛斯特斯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强应邀出席此次年会,并于15日宣布,中国将给予瑞士单方面免签。据《北京日报》引述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陈黎明说,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愈发扮演着定义者之一的角色,与会者期待着李强传递出的信息与态度。展望2024年,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全球化也不会逆转,但必须警惕去风险名义下的脱钩断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人工智能(AI)将影响发达经济体60%的就业岗位,全球则有近40%的职位受到冲击。这显示AI对发达经济体构成的风险比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来得更大。 发达经济体约60%的就业机会可能受到AI的影响,高于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
红海危机持续影响海上运输,电动车大厂特斯拉和沃尔沃汽车公司相继宣布部分工厂停产,国际油价也因更多油轮改道而飙升。 红海形势持续吃紧,许多商船和货船为保安全,纷纷避开这条连接苏伊士运河的水道,绕行欧亚之间航线更长的好望角,令单程航行延长10天,燃油成本高达100万美元。
一年一度全球科技产业盛会美国消费性电子展(CES)12日落幕,2024年会展焦点延续由辉达(Nvidia)、超威(AMD)等引爆的AI趋势,以及电脑品牌厂新推的AI PC等,并延伸到其他消费性电子,尤其是电视。这次中国TV品牌厂来势汹汹,TCL的展区面积高达1672平方公尺,直追全球消费电子产品龙头厂三星的2000平方公尺。
彭博社报道,微软星期五(1月12日)股价上涨1%至388.47美元,收盘市值达到2.89万亿美元;苹果升0.2%,收盘报2.87万亿美元。这是2021年11月以来,微软的收盘市值首次高于苹果。
伊朗撑腰的也门叛军「青年运动」频繁在红海袭击商船,美英在发出最后通牒无效后,联手于12日凌晨发射逾100枚「战斧」导弹及激光导引炸弹,轰炸青年运动位于也门首都萨那和其他地点的73处目标,持续近一小时。美英等10国12日发表联合声明称,展开联合空袭旨在恢复红海的稳定。马士基12日声明表示,希望国际干预及多国海军加强巡弋,让威胁环境降低,使商船得以穿行红海,并再次使用苏伊士运河作为门户。
国际银行巨擘花旗集团(Citi Group)报告了第4季度18亿美元亏损,并表示预计将进一步减少员工数量,执行长弗雷泽(Jane Fraser)形容2024年将会是该行的「关键一年」并在宣布将裁员2万人。
IMF发言人科扎克星期四在华盛顿的记者会上说,去年的经济“比预期的更具韧性”,这种弹性预料能在2024年持续。随着通胀消退和劳动力市场恢复活力,科扎克说:“我们对前景的总体看法是,我们已做好全球经济软着陆的准备。”
中国去年12月份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滑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也同比下滑2.7%,显示中国经济复苏难以摆脱通缩压力。 同比降幅收窄,但已连续三个月出现下滑;全年CPI则同比上涨0.2%,低于官方设定的全年增长3%目标。
中国去年全年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0.2%,好于预期。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星期五(1月1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去年中国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下降0.3%。 从外贸国家看,中国去年对拉美、非洲国家进出口规模分别增长6.8%和7.1%。第四季度对欧盟、美国进出口回暖。数据显示,中国去年12月对美贸易顺差从298亿美元滑落至273亿美元。
《韩国经济》新闻网站报导称,在全球规模最大的消费科技展览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中企在人工智能(AI)、机器人和扩展现实(XR)等技术领域已展示出「世界级能力」,并评论「对韩国的警示灯已经亮起,如果我们不做出改变,一切都将输给中国。」
最新研究显示,2023年的海洋温度再次创下新高,海洋变暖的趋势预计将持续整个世纪。 中国、美国、新西兰、意大利和法国17个研究机构的跨国科学家团队,在《大气科学进展》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去年全球海面平均温度较2022年显著上升0.23摄氏度;全球海洋温度在2023年连续第五年创下新高。
华为和京东两大巨头重磅合作!华为10日宣布与京东合作,正式启动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CEO、智慧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微博发文表示:「今天我们迎来了重量级合作伙伴京东,奠定了鸿蒙生态今年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