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认为,中国有望在2035年实现达成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即人均GDP翻一番达到2万1000美元。不过要达到这个目标,中国必须培育战略性产业、有重大的技术突破。
为助力经济复苏、国内经济内循环动力,工信部等部门25日多举措并进印发相关通知,希望石化化工行业至2024年主要营收可达15兆元(人民币,下同);今年钢铁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达3.5%左右,以及力争建材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为3.5%。
日本福岛核电厂处理水星期四(8月24日)中午开始排海,中国即日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针对日本启动核废水排海,中国生态环境部星期四表达高度重视,并称中方正组织开展今年的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监测,及时跟踪研判福岛核废水排海对中国海洋辐射环境的影响。
今年7月,中国进出口和社会融资数据出现衰退下滑,西方媒体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再次泛起。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经济研究员曲强今天(21日)在《环球时报》撰文称,这些声音宣称中国政府未能进行大规模金融刺激,中国已成拖累和威胁当前全球经济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产业链将加速外迁,中国面临老龄化挑战。曲强驳斥,这些声音明显存在短视与偏见,也很不专业,实际上,对经济精准施策,中国找准了方向。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目前香港机场航班目的地数量已恢复至疫情前约75%,预计机场客运量年底可恢复疫情前八成,并于明年全面恢复。 机场将不再只是旅客出入境或过境的地方,而是结合航空和不同经济功能,成为商业地标甚至休闲度假区。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将于9月17日起恢复运行北京直飞冲绳那霸的航线,这是冲绳和中国大陆之间恢复的第二条直飞航线。专家认为,这表明了中方对冲绳知事玉城丹尼7月上旬访中时提出的诉求予以响应,而重启直飞航班、简化签注申请手续对促进双向人文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位于安徽省境内的引(长)江济淮(河)工程航道江淮沟通段,16日正式向社会船只开放。这一沟通江淮、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通道开启试运行。引江济淮工程连通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和另一条大河淮河,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农业灌溉补水、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排涝等综合利用。
日本汽车王国地位不保!中国在今年1至6月的汽车出口量已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近日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到了今年年底,中国有望正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中国汽车制造业快速崛起,早已激起全球传统汽车巨头的强烈危机感。美国财经媒体CNBC援引全球金融情报提供商穆迪分析的最新报告指出,中国在疫情期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021年超越南韩、2022年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在经历长期的模仿甚至抄袭后,许多中国企业开始快速转型,大量投入研发以摆脱技术瓶颈。根据万得(Wind)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大陆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达到1.6419兆元,5年间成长约2.6倍。比亚迪近日迎来了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认为,中国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必将诞生一批世界级汽车品牌,目前中国新能源车全球市占超过50%,3年内还会提升到70%。
与2022年底全国城市30强阵容相比,2023年上半年并无貌。不过,30强城市格局发生变化。其中,经济体量靠前城市格局较稳定,除了十强中杭州超越武汉,其余直到第17名,位次均未发生改变。而经济体量相对靠后城市格局变化较大,竞争较激烈,其中,南通、合肥分别较2022年上升5位、2位,超过福州、泉州,挺进20强,分列第18名、第19名。此外,烟台、大连、温州均上升1位。
广铁集团指出,经与香港铁路部门沟通商定,自8月14日起,推出广深港高速铁路跨境运输新产品「灵活行」,凡旅客持票面发到站为深圳福田至香港西九龙站间的有效车票,在办理过一次改签或超过改签时效后,旅客仍可于票面乘车日期当日,办理三次「灵活行」变更车次手续。铁路部门将根据运输能力,在确保运输安全前提下,投放一定数额「无座票」(自由座),供旅客办理「灵活行」变更车次手续时自行选择使用,进一步方便深港两地旅客往来。
中国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赛迪顾问发布《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对全国(除港澳)1864个县级行政单位进行分析,显示2023百强县中进入「GDP千亿俱乐部」的县域达到54个,其中江苏、浙江两省数量保持领先。
为一场演出而赴一座城。8月6日,TFBOYS「十年之约」演唱会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举办。场内场外超过十万名歌迷相聚在这里用热情点燃古城西安的魅力之夜。 据第三方抽样调查统计,本场演出前后,西安住宿在线提前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尤其是8月6日至7日出行总订单量同比增长738%;门票收入3576万元,直接带动4.16亿元的旅游收入。
中国8月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0.3%,较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连续八个月维持在扩张区间。 报道分析,中国连续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恢复市场主体投资信心和民众消费信心,商品经营类企业信心也正在恢复。
中国大陆当前经济形势确实面临了罕见的困难。6月出口及进口跌幅进一步扩大,进出口总值年跌10.1%,6月CPI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PPI则同比下降5.4%,反映了经济的低迷,也增添会否进入通缩的忧虑。还有,就业形势也相当严峻,青年失业率6月竟高达21.3%。可以看到,中国当前经济面临的困难遍及生产、就业到贸易、物价等几乎每一个领域,不夸张地说,这或许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所仅见。
中国财政部宣布,将对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提振经济复苏。公告所称小额贷款,是指单户授信小于100万元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贷款,这一政策期限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对员工人数不超过300人、总资产和年销售收入均不超过5000万元的科技初创企业,将税收优惠政策延长至2027年底。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处东北亚经济圈,过去40多年互动频繁、双边贸易量巨大;这一轮关注日本的「网络流量」,从本质上说,更是中国社会当下「财富焦虑」的集中体现:无论是过去20年房地产周期迅速积累起的财富,还是疫情后逆势增长的出口贸易顺差,企业家们聚焦于中国未来如何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老百姓则更多考虑个人财富规划。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时代擅长贩卖焦虑的一些「网红」,忙不迭炮制出所谓日本式「资产负债表衰退」之类貌似专业的言论,在哗众取宠的同时也在贩卖焦虑。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