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追踪技术竞争力的澳大利亚智库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中国在近90%的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已取代美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北京垄断国防相关技术的风险也很高,包括无人机、卫星和协作机器人。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取得的巨大进步是过去20年来国家大力投资的结果。不过,尽管取得了进展,但北京在关键技术的零部件方面仍然依赖其他国家,缺乏自给自足,尤其是高阶芯片方面。
在人类探索自身奥秘的征途中,大脑意识的物理基础是什么,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的终极谜题之一。在物理学中,有2种主要的理论来描述自然界的现象:古典物理和量子物理。大多数研究人员倾向于用古典力物理来解释大脑活动,而来自美国韦尔斯利学院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意识可能植根于量子物理过程。
一项由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依据关键技术追踪系统进行的研究指出,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当中,中国在57个领域位居榜首,占所有领域达90%,极可能爆发重大科技创新。研究报告呼吁,美国与其亚洲盟友应共同努力,才能迎头赶上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东京-横滨是全球最大规模的科技集群,深圳-香港-广州则位居第二。北京的排名比去年上升一位,位居第三。美国的圣何塞-旧金山集群排名第六,成为美国最领先的科技集群。报告指出,中国的科技集群数量持续增长,已连续第二年在百强中拥有最多科技集群。中国今年共有26个集群,超越美国的20个。集群的规模根据专利申请数和论文发表数进行评价,集群本身则象征全球科技活动的核心区域。
据中国科技大学官网发文指出,该校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谈鹏特任教授团队开发出了一种火星电池,由火星大气成分作为电池反应燃料物质,可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性能。这款电池在实际火星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概念验证,并为未来太空探索中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发展奠定基础。
来自意大利的一种不使用稀土的电动马达,有望彻底改变未来的移动方式,并有望降低对于中国战略矿产的依赖。这款名为Spinrel马达,已经在德国科隆举办的国际车辆技术博览会上亮相。基本上,这些新型推进器不像传统电动马达那样依赖由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变化运作,而是利用特别设计的腔体来创造空隙与实体。这种空气腔体的交替配置使马达能更高效地运转。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网站消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机构的科研人员,近日参与RHIC-STAR国际合作实验研究,首次在相对论重离子金金碰撞中观测到一种新的反物质超核——反超氢-4,这是迄今实验上发现的最重的反物质超核。相关成果于21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哈尔滨工业大学17日对外发布,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哈工大机电学院朱延河教授团队研制出新型TSM软机械手,实现了优异的可变刚度范围和精密运动控制,相关成果发表在机器人领域国际顶级期刊《IEEE机器人学汇刊》。
中国正在计划建造的世界最大粒子对撞机——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将推动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大跨步前进,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并将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推向全球顶尖地位。
中国复旦大学的科研团队发现新型高温超导体,证实了镍氧化物的体超导电性。综合此前报道,当前超导领域最引人关注的是“室温超导”,即在常温条件下就可以实现超导。去年,美国学者朗加·迪亚斯(Ranga Dias)和韩国量子能源研究中心团队都宣称实现常温超导,一度登上科技新闻头条。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后来都被证明尚未能实现这一目标。
中国率先搭建了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实现了6G主要场景下通信性能的全面提升。中国通信学会10日在北京举办「信息论:经典与现代」学术研讨会发布的一项新成果吸引业界目光。现有经典通信技术,逐步逼近理论极限,触及容量提升难、覆盖成本高、系统能耗大等技术「天花板」,如何突破这一制约是业界关切。
全球为解决塑料垃圾及气候危机,无不积极发展能源替代的创新技术。以全球特种材料公司ASTMAME(伊士曼)为例,他们提供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保持对安全和永续发展的承诺。他们将布署一项可产生零碳热量的创新技术「热电池」(RHB),未来可能为工业动力带来突破!
经过十多年科研攻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成功构建了求解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器,以超越经典电脑的模拟能力首次验证了该体系中的反铁磁相变,朝向获得该模型低温相图、理解高温超导机理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也全新打开了构建专用量子模拟机的大门。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1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国际会展网